姜山见宋良玉多有不愿,便出言宽慰来,说:“贫富贵贱未有定,聚散离合岂无缘?山水一道同苍穹,明月何曾不共赏。”
宋良玉起身作辞:“你们记得来信报平安,祈盼早日相聚。”去得孟玉茹房间叫上馨月,被姜山等人送出客栈。临行前,听姜山说:“良玉,既然见到了,有句话就得说一说。”笑而回道:“兄弟有话就说,无有不记到心里去的。”
姜山说:“刘文心曾对我说:‘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想必你也是赞同的。”
宋良玉笑回道:“文心兄言之有理,兄弟我无不赞同。等寻得机会,便申请外调为官,远离这斗角勾心之地。”
姜山笑而说:“如此甚好。请转告太子殿下:‘身为储君,他在意的应是百姓是否喜乐无忧,身为皇子,他在意的应是对皇帝尽好孝道。”陈亮接话说:“有句话说的好,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宋良玉点头应允,扶馨月坐上马车离去。
送走宋良玉、成不让、馨月三人,姜山等人回到陈亮房中。姜山问乐忠:“家人们怎就只接来媚娘一人?”乐忠说:“大人们都说自己年纪大了,太过顾旧,前往他地怕生活不来,便不跟来了。”姜山说:“可我们此行西去,不知何时能返回中原,不将他们带在身边,心何以安。”
乐忠说:“他们大,他们不愿意来,我真就没办法。”姜山说:“那你有没有将他们聚合一处安置,请张照明大哥代为看顾一二?”乐诚说:“大哥就是这么想的,也做了来。”姜山说:“已成事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日后每年派一两人回去看望一回,报个平安吧。”乐忠等人认同。
乐继承见姜山他们的家事谈完了,便接话来说:“将军,颜卿、方茗两个孩子都来了,你看怎么打算是好?”姜山看了郭凯、荊风、陈亮、陈新四人一眼,说:“一到河州,便为他们举行婚礼,乐老你看如何?”乐继承笑道:“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姜山起身说:“那大家早些歇息,明早赶个凉快上路。”其他人话别陈亮离开。
孟如玉房里,女人们见男人们散了,便相互话别回房歇息。
梅清华回到卧房,见乐忠已在床上躺着,关好房门上得床去,说:“刚才见姜山看你不够友好,是不是怪你没将长辈们说服接来啊?”
乐忠说:“姜山重情重义,早把我们的父母当成了自己的父母,我没能听他的将父母们接来带在身边,有负兄弟们所托,他怨我是对的。”
梅清华说:“是长辈们不想拖累你们不愿来,你身为孩子又有什么办法。”乐忠说:“若是姜山去接,该是定能成的,可惜我没他那般认死理。”接而叹息有声。梅清华说:“已成事实,也没什么好想好说的,睡吧。”乐忠止住叹息,搂上妻子睡去。
翌日,姜山等人早早起床收拾行李,用过早饭,话别店家离开,出得西城门,让人高兴的是,誉王、徐嫣儿早已等在了那里。姜山等人向誉王行礼问好后,车马形成一队,向西进发,步履慷锵。
行进三五里地,途经一片林子,路旁停有一马车,车上搀扶下一人,正是太子妃林凤娇。姜山一眼见到,连忙翻身下马,携上妻子颜如心上前行礼问好。
太子妃含笑道:“姜山,你我也是共过患难的朋友,西行千里,怎么不打声招呼就走啊!”
姜山一本正经道:“林小姐已成了太子妃,身份尊贵,深居简出,微臣有罪在身,被发配西北戍边,那里敢惊动王妃来。”
太子妃笑了笑,看向颜如心说道:“颜妹妹长的真好,真水灵,难怪一向不问女色的姜山都被你迷了个神魂颠倒。”
如心见姜山虽说话郑重其事,看向太子妃的眼神却温善如羊,不也欢声说来:“妹妹这点颜色,实不及林姐姐的一小半,那里受得住林姐姐夸赞来。”
太子妃听后乐乐笑道:“颜妹妹不仅貌儿美,嘴儿更甜得可人,做姐姐的今儿能见到妹妹,真是高兴坏了。”
颜如心微微一礼道:“谢姐姐见着高兴。”太子妃笑道:“那妹妹日后记得有我这个姐姐。”颜如心笑而道:“姐姐这般耐人亲近的美人儿,别说仅此一个,就是百个千个,不管相隔多久,妹妹也能记忆犹新来。”
太子妃笑对姜山说道:“姜山,有颜妹妹这句话,我这心里瞬时暖和了不少。你说呢?”姜山温温而笑道:“得王妃惦记前来相送,微臣感激不尽,就此别过。”太子妃道:“好走,一路顺风。”
姜山携颜如心向太子妃行礼话别,扶如心坐上马车,跨马向西而去,留给太子妃一眼慢慢扬起慢慢消散的飞尘,久久难以释怀。敢问路在何方?在脚下。昼行夜息,歌唱风霜雪雨向前走,踏平坎坷得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