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明白!”李世民爱好读史,因为懂历史的都知道,世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新鲜事。
就拿触犯士族利益这件事来,隋炀帝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史书他横征暴敛,导致亡国,写他是个昏君。
但哪个昏君能够想出科举取士呢?
其于修建的大运河,征服高句丽,税收改革,那更别了。
所以其真正灭亡的原因,是因为隋炀帝做的很多事触犯了士族的根本利益。
税收改革,科举取士加强了皇权的统治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要命的是打破了士族对官位的垄断,触及了士族的根本利益。
而征服高句丽,其实也很简单。
高句丽侵犯辽东,日益壮大威胁到隋朝,这其实只是表面的原因。
真正原因是,当时士族手中有大量府兵,掌握了大量军队,威胁到了统治。
隋炀帝为了削弱士族的力量,就开始了征服千里之外的高句丽。
这已经不是触及士族根本利益了,而是要直接送士族去死!
这士族能忍?
于是乎,士族当即就翻脸了,结果就是偌大一个王朝没了。
同样的,李世民早就触犯了世家的利益,比如盐利。
但盐利这种利益并不能称之为根本利益,因为没有盐利世家顶多少挣一些钱,并不会影响世家的生存空间。
甚至只要运作的好,世家能够借助现有的运输条件挣钱,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可银行开在自己的祖地那就不同了!
试想一下,银行的各个规则,就能明白其中要害。
比如存钱,这百姓和商贩的钱存了起来,那世家再想夺取,骗取,难度是不是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哪怕是千方百计的夺取成功,那银行是不是留有流水记录?
这流水记录就是明晃晃的一份罪行记录。
这份罪行记录就是一柄剑,只要呈给李世民,那麻烦就大了。
李世民虽然不会要他们的命,但怎么也能割下一块肉来。
这罪行记录更是一份粪水,只要公之于众,百姓就嗤之以鼻,这信任没了,那还有容身之处么?
存钱尚且如此,其他的兑换,借贷,由此相关联的资产,资源,人脉,那都会被银行所掌控。
银行的业务涉及广,对百姓的统治力强,且百姓心甘情愿,可以完全能够取代大部分世家的商业等活动,相当于一个土皇帝了。
这世家怎么会允许这种事存在?
李世民知道世家必定会搞事,但他并不想将事情闹大,而且现在也没有罪名拿下对方,更不确定要做到什么程度。
“先静观其变,实在不行,朕再想办法!”
“臣遵旨!”长孙无忌想劝两句,但想了想还是没开口。
······很快。
在李世民的授意下,一份报纸很快就传到遍了长安。
“我不是看错了吧!崔家竟然开了博陵银行?还是圣上开的!?”
“崔家这是投靠了圣上了么?是了,崔家都收到了奖赏,一定是投靠了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