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1070章 战未休

镇江。

镇江在长江南岸,处于南京下游,与扬州隔江相对。

这里古称“京口”,辛弃疾那首有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大概就是在这里写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但孙权也好、刘豫也好,自古由南往北打,北伐成功的实在是不多。

这次北上的郑芝龙也感到了这种英雄落寞,虽然他只想收复南京,实际上真算不上什么北伐。

但既然打输了,他只能感慨这是时运不济。

一开始,这仗打得真的很顺,克松江、入长江、下常熟,镇江在他的攻势下摇摇欲坠。

彼时王笑被岑安国拖在杭州,长江防线尽入郑氏水师之手,南京就在眼前毫无阻碍,仿佛只要再过两,郑芝龙就能坐镇南京,把北楚那一点兵力围剿在江南。

若问他当时的心境,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郑芝龙是真觉得自己要赢了,觉得名满下的王笑不过如此。

他做了无数的推论,派了无数的探子留意长江北岸是否有北楚的援兵。

他认为大势已定,就算北楚再派兵南下也无法顺利渡过长江,正在这时,北楚水师给了他致命一击。

北楚的水师不是从长江北岸来的,不是从登州、琉球来的。这些地方郑芝龙全都防备到了。

他万万没想到,北楚水师是从济州岛来的……

长江口,当北楚的战舰从东面直直碾压过来,郑氏水师布置在南北的防线根本来不及调转过来。

当北楚的炮火轰然砸落,一锤定音。

郑芝龙想不通,自己一个纵横海上多年的东南船王,怎么就在一个年轻手里落败了?

他猜想,是运气使然吧。

北楚水师本该没有那样强大的水师的,更不该在济州岛。

是王笑运气太好,正好有一支水师从济州岛出发,捅进自己最薄弱的地方。

他没有想过,当他们还在为自己的家族牟利,为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的时候。有人已经把目光放到四海诸洋。

目光越远,胸怀越大,境界越高。

有时实力与格局相对应。

两边的格局一比较,这一仗本就是毫无悬念。

当贺琬率军攻向郑氏水师,看到郑芝龙挥起降旗,贺琬心里只有两个字。

“无聊……”

总之,郑芝龙眼看大势已去,终于还是下令投降。

他并没有死战的决心,打输了,像朝鲜国主那样裂地称王的志向虽是难以实现了。但投降了,一个清闲的伯爵,王笑也该给他……

他知道王笑会接受他的投降,他的儿子们还在福建。

这是他的后手,在率大军北上之前,他把郑家把前程、后路全都算计妥当了。

然而,当北楚接受了他的投降之后,贺琬走到了郑芝龙面前了一句。

“我与你有私仇。”贺琬道,“很多年以前,你的人劫过我的商船。”

郑芝龙一愣,瞪大了眼,心里完全是莫名其妙。

他根本就不认得这个人啊……

贺琬已抬起火铳,对着他的眉间。

“砰!”

……

“报,晋王,贺将军因为私仇把郑芝龙打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
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
关于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超级战狼宁枫穿越到大炎王朝,前身乃是同名同姓的当朝太子,每天兢兢业业的处理政务,结果皇帝还不领情,一有事就甩锅给前身。开篇,苏家军因为粮草不济全军覆没,皇帝要求宁枫站出来背锅。宁枫表示不是爷的锅,爷背个鸡毛!皇帝气得够呛,宁枫又继续作死:屁话不要讲,父皇,你啥时候废黜我的太子之位啊?虽然没能如愿,但宁枫终于作死作到被派去戍边。别人都以为宁枫要忍饥挨饿过苦日子,却不想宁枫
追风boy
我在大唐当义子天下第一府断不平
我在大唐当义子天下第一府断不平
关于我在大唐当义子天下第一府断不平:郭勇本是一家大医院的副院长,因加班手术猝死,意外来到了大唐贞观年代,从此带着家中唯一收养的小丫头冬儿开始了逆袭之路。意外结识李世民阴差阳错结拜成了兄弟,从此开始了大唐万盛之路。
念伤蹉跎岁月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关于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现在军理双博士,一代古武兵王李承乾穿越回平行世界大夏朝,从废材二皇子开始,开创一代盛世的故事,斗倒企图篡位的太子哥哥,两位皇叔,与朝中奸臣和豪门世家争夺帝国实际控制权,与各位不同性格的妃子、丫鬟、还有女将军之间的爱情故事!有很多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不同价值观,社会生活观的视角,初次写作,有所遗漏敬请谅解!
爱吃腌料的卓公子
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
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
关于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华夏外卖员陆肖,在中秋送外卖过程中,发现了被雷击中的石头,被石头中的宝珠吸入了一个空间,没想到在空间中可以来回在现代和另一个时空来回穿梭,本以为可以凭借现代和异世的贸易改善生活,谁想却是两界美女柔情,朝堂明争暗斗,却看陆肖如何西平草原,东征大海,北扫胡掳,南定江山。
就当减肥
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
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
关于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西有大秦,如日方升。接始皇从赵归秦,中间会有什么荆棘塞途?。扶持始皇提前亲政,接权吕不韦,又会有什么艰难险阻提前统一六国,又会付出什么努力与代价?始皇多了数年治理天下的时间,大秦又是否会二世而亡?
随风忆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