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壮夫妻正满心欢喜地喝汤吃饼,听到这样的议论,口中美味便再也咽不下去。
骆毅也有些啼笑皆非。
骆毅十岁,穿着上看起来确实灰扑扑,好东西穿在里头谁也瞧不见,还特意化了化妆,眉毛画得直些,眼角压得低些,看着不那么漂亮了。
郭壮夫妻又还不到三十岁,他们三个在一起确实像是一家三口。
若是换做别人,指定会当即斥责那议论人的中年夫妇一番,比如背后说人是非什么的,但郭壮不善言辞,他媳妇也是老实本分的妇人,便就都有些手足无措。
骆毅示意他们不必理会,自己扬了手,店家看到马上走来:“小公子吃好了?”
还未等骆毅说话,那对多嘴的中年夫妻又议论上了:“还吃好了?这话问的,看不见那孩子只喝了水?现在人也不知怎么了,就能看得下去那孩子被虐待,唉,人心不古啊!”
你说他们是议论吧,他们议论的声有些大了,让被议论的人听到了;你说他们是打抱不平吧?那他们声音可太小,就他们两桌人能听到。
再说,若真打抱不平,你倒是直接站出来指责啊,背后议论算怎么回事呢?启发别人出头又是怎么回事呢?
“再做十个肉饼,我们要带走,一共多少钱,我先把钱付了。”骆毅对那店家说道。
这个小食铺子不大,没有专门的后厨,只用一个柜台算是把铺面隔成前堂与后厨两部分。
店家是个五十来岁的半大老头,负责在前头上菜,他儿子在后面揉面团、烙饼,儿媳妇在灶头忙活着同时煮好几锅汤,有羊杂汤、蔬菜汤、骨头汤什么的。
客人吃完东西后一般会到柜台结账。
但骆毅没去柜台,而是直接把店家叫过来结账,并多要十个肉饼打包,然后掏钱付账。
这个举动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别看人小,但人家是付账的,那也是个小东家。
郭壮夫妇这才继续吃饭,隔壁那对中年夫妻也闭了嘴。
郭壮夫妻此时已没心情再细细品味羊杂汤的美味,三口两口吃完,郭壮就站起来请示:“小东家,咱们现在走吗?”
郭壮故意说得大声,生怕别人听不到“小东家”三个字,骆毅忍住笑,让郭壮媳妇把十个肉饼装好,就带着他们出了店。
骆毅以为这就是个小插曲,过了也就过了。
但她上了马车,郭壮牵着马调头的时候,那店家突然过来说钱算错了。
别人算错钱还有可能,毕竟古人会算账的少,但就这么仨瓜俩枣的钱,说骆毅算错了就不可能。
但郭壮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不会与人争执,也不敢,他一个小地方来的乡下人,哪里敢与府城做买卖的人家呛声?
郭壮媳妇比郭壮强点儿不多,最多就分辨一句:“不能吧?”还是个问句。
于是骆毅只好挑开车帘回道:“没算错,店家你再去算算。”又吩咐郭壮继续调头,调完头等店家一会儿。
挑车帘的功夫看到那对中年夫妻也出了小食铺子,看了骆毅这边一眼,然后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错啦错啦!”店家老头儿大声地说:“只算了肉饼和羊杂汤的钱,没算四个面饼钱!”眼睛却没看着骆毅,而是看着那对中年夫妻。
骆毅顺着他的视线又瞧向中年夫妻,他们一直顺着街往南走,走的很快,已经走出十多米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