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第46章 李儒计策被破,董卓如热锅上的蝼蚁

荀彧见到曹操那么快就做了决定,也是很高兴,这一点,要比袁绍舒服得多。

只要把天子接走,脱离苦海,那他荀彧也就对得起先帝了。

荀彧曾做过守宫令,自然清楚现在小皇帝的处境。

小皇帝此刻只怕也对董卓恨之入骨了。

把天子带走了,洛阳就是一个空壳子,董卓还拿什么对诸侯们发号施令?

等到曹操完成称霸,再把天子迎回洛阳,这样,大汉就能复兴了。

这也是他为何要选择曹操的原因。

他在曹操身上看到了英雄的霸气,他相信曹操能够称霸。

“可是文若,迎回天子以后安置何处呢?我们可是一块地盘都没有。”

荀彧笑道:“天子所到,谁敢不尊?就说这河内太守王匡,他敢不给天子以最高礼仪相待?”

曹操颔首,确实也是。

“不过河内不适合天子居住。”荀彧想了想道:“先不用管这些,先把天子救出来再说。”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策略,立即集结兵马,以夏侯惇为先锋。

荀彧又建议,与王匡联合,因为王匡也是个正直的保皇派。

曹操又照做了。

。。。。。。

函谷关上,被驱赶爬关的百姓,死亡数已经达到了可怕的三万人,但对于董卓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还有着近七万的百姓。

“冲,往上冲,不要停止!投石机,弓箭,跟上,咱家看你有多少人来死?”

百姓一个接一个的被逼去送死,却是无可奈何。

而关上,此时守关的将士已经死的七七八八了。

又过了一会儿,随着最后一名士卒倒地,一千守关将士全部殉关。

关下,董卓看着无数百姓已经可以毫无阻拦的爬上关去,他发了疯似的狂笑。

关上的守军终于死光了!

在又爬上几百个百姓之后,董卓下令百姓退开,让他的军队过关。

而此时的关上,爬上来了近千的老百姓,但是他们并没有人去打开城关的大门。

因为此时有一个人在组织着他们。

此人个子高大,面容亲和,他对关上的老百姓说道:

“董卓凶残,不顾我们老百姓死活,我们死也要为死去的同胞们报仇!我们就地反了,我们来做守关人,等一下有官兵爬上来,我们就利用守关武器打死他们。”

所有的老百姓立刻响应,他们无不对董卓深恶痛绝,无不想要董卓去死。

这时候,关下的军官也动了,他们在董卓的指挥下开始往关上爬。

关上的百姓紧张的等待着,等着官兵爬上来之后就开始杀人,因为他们从没杀过人所以紧张。

这时,死去的守关将士们突然全都活了过来,这一幕令得这些老百姓震惊无比。

好在将士们机敏,很快就明白了怎么回事,立刻安抚这些老百姓,并且承诺不会伤害他们,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起守关,一起对付十恶不赦的董卓。

老百姓虽然恐惧,但是为了反董卓,他们便都应下了。

于是,令董卓发狂的事情发生了。

当董卓的士卒要爬到关上的时候,关上突然砸下无数滚石,将他们全部砸落关下。

见到这一幕的董卓大惊失色,难道关上还有守军,还没死完吗?

“相国,应该是爬上关的老百姓反了,他们反过来对付我们了。”李儒道。

董卓觉得有理,于是下令军士继续爬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
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
关于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穿越东汉末年,成了刘备的长子,觉醒皇帝养成系统后,因为怕死,所以把武力值点满了。开局计破曹操,收服吕布集团,张绣集团。后来,吕布看着年仅十四岁就追着几万大军猛打的小孩,傻眼了……你管这叫十四岁?
圣人云人生都是浮云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关于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江湖多风雨,一笑泯恩仇。清末民初,社会面临革新。李一剑,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大侠。他本是一名宫廷武士,后被奸臣陷害,遭到追杀,成为独臂大侠。路遇王玉娟,与其成为伴侣,并一起开设武馆的故事。
5月花季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关于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萧宁穿越成为一个闲散王爷,本想悠闲的过一辈子。却不曾想没有留后的老皇帝驾鹤西去,他突然接到诏命,继承皇位!作为一个人尽皆知的荒淫无道、玩世不恭的废柴子弟。萧宁入朝堂之后,天下人才猛然惊醒!这个小王爷,似乎并不像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简单!他是天下三大剑庄之一落剑山庄的领剑人!是天机山公子榜榜首的夜面郎君!是大尧盗帅,琼州月下回!是天机山之上,预测的未来百年会以一己
长工绝剑
策马大明
策马大明
关于策马大明: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英雄血!大明崇祯四年四月初,青州东大营,多了一名新兵……捐躯报家国,虽九死犹不悔!
纸花船
铁蹄哀明
铁蹄哀明
关于铁蹄哀明:穿越被俘为包衣?看我如何苟着炮决了努尔哈赤!天崩开局,还让我拐了个娇滴滴的女鞑子,让蛮横的她俯首帖耳,回中原前还顺手干掉了大酋,你们说厉害不?皇太极,你知道你的汗位是怎么来的不?袁崇焕,你什么档次敢和我叫唤?李自成,这仗可不行这么打啊!郑芝龙,你听我的,海盗得这么当!皇上,我这人胆小,养些重骑,造些大炮也很合理吧!本书又名
山月怎知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