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

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过冰河大明兴

崇正十五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几年下的更大一些,刚进入十一月,京城便下起了鹅毛大雪,而且一下就是几天,地上的雪越积越厚,足足积了一尺多深还未曾停歇。

如此大的降雪,在京城甚至在整个北方,几十年都未曾出现过了,这预示着千年都难得出现一次得小冰河时期终于过去,也就是说,北方的旱灾要彻底结束了。

为什么说京城下大雪反而预示着小冰河时期过去了呢,这主要是从降雪量来判断的,小冰河时期最大的灾害就是气温下降,降水带南移,导致北方干旱。

往年这个时候应该是岭南下大雪,而京城下小雪甚至不下雪,但现在却是京城在下大雪,而岭南那边还没有传来下雪的消息。

这一场自然灾害的确把大明给整惨了,在崇祯朝,可以说小冰河时期造成的干旱直接导致了大明朝的灭亡,在崇正朝,虽然朱慈炅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不断推广抗旱农作物,甚至大明还将整个南亚和东南半岛都收入囊中,但是,这场自然灾害对大明造成不小的影响。

首先,户部的仓库里基本就没什么存粮,这就导致了兵部筹备粮草时手忙脚乱,往往都是现收现运,一旦哪个环节出点问题,就可能导致前线缺粮。

然后,由于土地干旱,亩产量低,导致大部分人口都被拖在耕地上,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口相对来说就少了,这样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就算大明又是发明蒸汽织布机,又是发明翻地龙,提前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转型,民间经济却没有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大明的主要经济支柱还是几个皇家商号,当然前面也说过,民间经济发展不快也跟皇家商号的不公平竞争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不足以导致上亿人的经济总量还赶不上皇家商号的几十万人,主要还是因为大部分人口在务农,经商的人太少了。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大明的人口被限制住了,占领了这么多新的疆域,增加了这么多耕地,大明的粮食却一直没有降价,足以证明,粮食产量还是不够。饭只能刚刚够吃,自然没人敢疯狂的生,所以,大明疆域扩展了将近四倍,人口却只增加了不到两倍,而且大多数新增人口,都是被大明占领的地区原来的人口,大明本土几乎就没增加多少人口。这也是个巨大的隐患,要知道大明现在的疆域都已经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了,人口却只有两亿多一点,这对疆域的开发甚至是大明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总之,小冰河时期的旱灾,在崇正朝虽然没有导致大明灭亡,却成为羁绊大明发展的巨大枷锁,现在这个枷锁终于要松开了,大明也必将进入飞跃式发展时期。

当然,也有的外国专家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持续到1680年也就是康熙十九年才结束的,这纯属无稽之谈,不说别的,光就人口而论,明末人口官方统计到的都不到六千万,而到了1660年也就是顺治十七年,官方统计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亿三千五百万,改朝换代之后,人口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立马呈爆炸式增长,这是极不正常的,只能说明,小冰河时期,在明末就已经结束了。

当然,朱慈炅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京城下大雪了,北方的旱灾应该是过去了,看着漫天的雪花,他不由兴奋不已,这一兴奋,他不由想起了堆雪人和拉雪橇。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关于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历史脑洞+皇帝+爆笑+短视频+直播+系统+轻松)莫问离偶然安装了一个奇妙的应用程序,每次刷视频都能意外地将内容直播到古代各朝各代!当莫问离刷到——朱熹严肃叹道:礼崩乐坏啊,连奶茶勾兑料也成了民间美味?!刷到——秦始皇惊呼:千里之外一炮灭敌,后世竟如此威武?而每当新的视频播放,古人们无不惊骇震撼,甚至动员全朝堂响应,意欲出征一探究竟。随着古人们对现代的不断窥视,他们的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
江山百美图
江山百美图
关于江山百美图:特警兵王李胤,机缘巧合下魂穿架空历史时期,成为留置大唐京都的宁王世子。斗奸佞,合忠良,周旋于皇帝和宁州之间,暗中培植发展实力;终于脱离京城,回转宁州,铲除逆臣,执掌宁州军政。并历经波折,运用后世先进知识,制造出强大火力,远交近攻,一统北疆,代唐自立,逐步吞并天下六国,一统天下。且看李胤如何一步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李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