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时空之城

第122章 议事1

时空之城主人文洛阳在暂时解决明末危机后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朝太祖,成祖,仁宣二帝,崇祯召集到时空之城内商议大事。

文洛阳开门见山说道:“诸位陛下,这次跨位作战尝试证明一件事平行世界的历史可以改变;现在要解决崇祯时期其它问题,你们以为如何?”

明太祖朱元璋问道:“文先生之意咱是明白的,这天灾并非人力可以抗衡,百姓无地,天灾之下又当如何解决?咱不能看着百姓饿死,先生可有办法?”

说到天灾,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都一脸严肃,这可是令人头疼无比的,他们可是通过光幕介绍知道气候异常是每三百年一次轮回,王朝后期走向灭亡天气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文洛阳:“若是干旱,蝗灾本尊或许有些办法,但洪涝,泥石流,地震这些自然灾害可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

说道粮食,明朝崇祯时期就有解决之道,土豆,玉米,红薯这三样高产农作物可以解决,尔等可知清朝人口达到四万万之众,靠的就是土豆,玉米,红薯,后世戏称康乾盛世为红薯盛世?”

“什么?土豆,玉米,红薯为何物?”一众帝王大惊,不由得问及此事。

文洛阳也不卖关子,直接将土豆,玉米,红薯的图片给众帝王看并且讲明其产地,产量,一众帝王闻言也是震惊不已。

文洛阳则讲述关于红薯传入大明朝的经过,也使大明朝几位皇帝恼怒不已,又是西方蛮夷,誓言要杀穿西方,当然这是后话了。

文洛阳说道:“说道红薯传入大明朝万历二十一年时,这其中必须感谢一个人,甘薯之父陈振龙,正是他冒死从吕宋岛偷回一条藤养活许多人。

陈振龙是福建福州长乐人,他在明万历二十一年将红薯引入中国;陈振龙在菲律宾看到满山遍野的农田都种植红薯,他知道自己的祖国大明朝连年闹饥荒如果将这种植物带回中国一定可以拯救饥荒中的老百姓。

他早年中过秀才,后来屡试不第,于是弃文从商往返于吕宋岛,在吕宋岛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块根甘薯,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甘薯是一种易于成活种少获多并且容易让人获得温饱感的食物。

当时的吕宋已经成为了西班牙殖民者的领土,他们不愿意帮助中国,因此严禁甘薯进入中国,甚至对所有前往中国的船只都进行了严格的排查,倘若在某一艘船上发现了甘薯藤蔓存在的话那么这些人就只有死路一条。

陈振龙尝试了三次,最后他将甘薯的藤蔓浸泡在了缆绳之中然后将其偷偷运回了福州,此后又经历一些困难才得以在福建推广,从而救活了不少饥民。

这红薯不挑地,易种植,耐干早且产量高。红薯原产于美洲大陆,由西班牙人带到吕宋种植,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大范围推广,也因此人口增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于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现代青年李宏济魂穿成为明末大海商李旦的儿子李国助。他请求父亲为他聘请了三浦按针做老师,学习西方的造船、航海、天文等知识。学成之后,李国助亲自主持建造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命名为仁王号。他组织了环日本海的航行作为仁王号的首航,并邀请了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等着名的海盗加入探险队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同一年,仁王号也开始了它的首航。当船航行到海参崴的时候,李国助
眼魔的秋波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关于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凡读过者,皆知宋江终生未婚,自然无子无女。孰不知却有一私生子,原名宋大海,因其属龙,自改名字宋大龙,立志做真龙。宋大龙在其生母被宋江杀害时出生,由其姥姥抚养。十一岁时认祖归宗,,因不爱读书,与爷爷关系日渐对立;十三岁外出寻父,流落河北拜师学武,所到之处皆以我爹是宋江为名招摇撞骗;三年后宋江派人将其掳到梁山,但因受不了束缚逃离梁山,打着宋江旗号混迹江湖,拉起了自己的队
王文达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关于开局封侯,九品到头:穿越到异界的无业游民,凭借华夏五千年经历,通吃一个封建帝国。立功多,惹事儿能力也不小,但没办法,皇帝信任,还好用。能动手绝对不吵吵,没什么是一刀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试试精神不正常的小侍卫的刀。
虫子阿疯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关于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穿越后,遇到被调戏过的林冲娘子,人家正迟疑要不要自尽,但不认识她的高衙内扭头就走:这妞怎么不整容就出来吓人。林冲野猪林即将遇害,高衙内跑出来尴尬解释不好意思,害错人了。年轻美貌的李清照,坐于汴河边,思索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词为难时,小高衙内哼着小调路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惊为天人……平日里狗仗人势的泼皮无赖官宦子弟们,被整的怀疑人生,无奈惧于大奸贼高太尉权威敢怒
青冥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