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第一次出现在高桥杏梨面前时,气质狂野,身上还散发着凶气,如同蛮牛一样闯进书店,还吓到了不少人,这种气质,跟小说设定当中的男主截然不同。
try{ggauto();} catch(ex){}
但高桥杏梨内心却被击中了,认定了这就是老天爷送到自己眼前的男主模特。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大帅哥,而是一个狂拽酷炫的西装暴徒。
这个西装暴徒外表自然是斯斯文文,内心却是狂野不羁的,这样的男人,危险又迷人,足够激起女人的性冲动。
夏天然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是高桥杏梨内心深处真正想要塑造的那个男主的具象化身。
他的出现,弥补了高桥杏梨文字语言上的不足,让一切都变得生动而有激情。
只不过,所有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人们以为照片那么受欢迎,是因为男帅女靓,压根没有意识到世界上还有cp感这种东西。
而夏天然尤其受女生喜爱,人们则简单粗暴的将其归因于这个小伙子特别帅,压根没意识到夏天然跟小说男主人设其实并不相符,而这些不相符的元素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
这一点,夏天然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不管怎么说,《琴岛爱情物语》一炮而红,前两天还不明显,到了第三天,报纸销量直接涨了一成,根据后续读者来信了解的情况,他们就是冲着这部小说来的。
报刊亭的卖报人突然发现,自从中秋节后,购买《东洋晚报》的读者明显多了起来,变化最大的是青少年群体,短短几天内,他们的人数就翻了一番。
那些学校附近的报刊亭变化就更加明显了,青少年读者的数量涨了两三倍。
一个星期后,这个数量更是增长了接近十倍。
卖报人对此心知肚明,这都是托了那部名叫《琴岛爱情物语》的言情小说的福,卖报人自己也读报纸,也读那部小说,知道其中原因,也知道这些年轻人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小姑娘们尤其热情,她们的做法也很有意思,跟男生们不一样。男生也追读《琴岛爱情物语》,也喜欢看夹在段落之中的俊男美女的照片插图,但他们显然并没有那么投入,他们往往是几个人合买一份报纸,拿回去轮流看。
女生们就投入多了,出手也大方的多,她们往往成群结队而来,不仅人手买一份,有的甚至还会买两份三份。
买回去后,她们还会专门把小说版面剪下来,贴在用心准备的笔记本上,做成剪报。
那些买两三份的,则是在做剪报之余,还会把那些照片单独剪下来,贴在自己的私密日记本里。
那些日记本里五花八门,什么内容都有,有小女孩做的梦,有异想天开的脑洞,有灵光一闪的抒情诗句,也有誊抄的流行歌词,还有女生的小心思、小烦恼、小抱怨,等等等等。
日记本图文并茂,里面有女生用彩笔画的各种各样的图案,有太阳、月亮、星星、彩虹、白云、花朵、雨水、美少女……眼花缭乱,不一而足。
剩下的空间就是她们从各种娱乐报刊杂志中剪下来的明星照片了,男明星的固然很多,女明星的也不少,那些女明星是她们想象中完美的自己,寄托了少女超脱苦闷现实的美好希望。
现在,这些照片中多了两个成员,那便是《琴岛爱情物语》的两位主角了。
少女们像是发现了新天地,第一次知道《东洋晚报》居然也有这么好看的小说,更惊喜的是,这部小说还如此的时髦,会用书模给作品增光添彩,要知道,哪怕在那些专攻青少年市场的杂志上,开始使用书模的也并不多。
更不用说,《东洋晚报》非常豪横,不仅插入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还都是实景拍摄,其中有1/3还是彩照,一看就非常的上档次,很高级,也很精致。
照片中的两位书模,也很高级和精致。
女孩子就喜欢这种高级精致的东西,与之相比,以前那些杂志中的书模照片就显得无比的简陋了,高下立判。
有些女生甚至说,只看这些照片,感觉跟那些明星写真似的,很时尚,很精美,很有收藏价值。
这种说法得到了其他人的赞同,于是有更多的女生跑到报刊亭组团买报,买来后将其他的部分弃之不用,只对《琴岛爱情物语》做二次加工。
《东洋晚报》在这些照片上花的钱收到了很好的回报,报纸的销量一涨再涨,附带的其他连锁效应也令人感到惊喜。
在这些照片中,琴岛本地的那些景点几乎都出现了,本地人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居住的城市这么漂亮,随着报纸的热卖,越来越多的人学着小说里的两位主角,跑到那些景点去游玩拍照。
不仅是本地人,外地人也有不少,甚至还有很多外国人,其中最多的自然是日本人。
《东洋晚报》不仅在中国销量大涨,在日本也是如此。数十万日本读者读到了《琴岛爱情物语》,喜欢上了两位书模,也对照片中呈现出来的琴岛美景心生憧憬和向往。
这几年日本经济狂飙突进,钱淹到脚脖子,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光在国内花钱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收入快速增长的日本人,他们迫切的想要走出国门,到美国、到欧洲、也到中国来展示自己雄厚的财力,塑造自己全新的形象。
对此,中国方面早有察觉,早就瞄准了日本人的钱包,琴岛市政府那么积极的推动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出人出力出钱扶持那么多日本文艺界人士,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现在,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