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宋)
这首诗是东坡居士颇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流传甚广,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丝毫不嫌夸张。
这是一首明显带有视角学特色的诗作,并且深深地蕴含着超级视角的智慧启示。
这首诗名为《题西林壁》,为东坡居士在游览庐山胜景之后在庐山北麓之西林寺的墙壁上挥毫写就的。
西林寺为佛家寺院,东坡居士平生亦喜欢参禅悟道,且修为很高,其有《禅喜集》传世。其文学作品中,对笔者影响较大的为《赤壁赋》,其中亦有与视角学有关的精彩论述,以后将专文赏析。另一篇就是这首《题西林壁》了,每当吟诵读来,顿觉禅韵扑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是一种视角,侧视是另一种视角。视角不同,所见即不同。这里的“岭”和“峰”真的是“庐山”吗?这同样取决于赏析的视角。见山是山,或者见山不是山,其实与山无关,唯在视角也。
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皆是不同的视角,视角不同,看见的视界-世界即不同。对于山,或者对于这首诗,都是如此。
不识庐山真面目:此句一出,禅机泠然!“庐山”者,即非“庐山”,是名“庐山”。庐山不在西林外,假借其名喻灵山。
庐山,诗中之景也,诗中之境也,诗中之镜也。
景即自然景色,境即心境,镜,亦心镜也。以景为喻,探寻心境,体悟心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