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说的就是怀初大姨家里。
事情要从大部队回来说起,盼了很久的孩子终于回来了,当父母的心里的高兴溢于言表。晚上一家人吃过饭围坐在一起,聊着聊着不知怎的就聊起了几个孩子们的婚事。
郑家的孩子,除了大表哥和二表哥是成了婚的,其他三个没成亲。
以前忙生存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这些事,这些日子孩子们不在,老两口晚上睡觉前说的最多的就是要是剩下几个小子也成婚了他们就不操心了。
原本他们还想着儿媳妇在罗家找,自己人放心,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怀初听说了这个消息,坚决反对。说什么关系太近,生出来的娃娃容易是傻子。
从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提过这事儿。突然到来的老赵家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说来也巧,老赵家两儿子三女儿,大的两个都是儿子,老三可是一水的女儿。最大的那个女儿十四了,配他家这个老三刚刚好,赵家现在在村子里扎下了根,往后肯定是长久留在这儿的,又跟村里没关系,是绝好的联姻对象。
村里这么多的儿郎,除却十二岁以下的,怎么着也有十几个小子,都差不多到了适婚年纪。说是狼多肉少也不为过,想到这些老两口决定先下手为强。
村里人口最多的就是他们郑家和罗家,虽说是亲戚,可抢儿媳不需要手软,更没有什么亲情可言,好姑娘抢一个少一个,村里还有这么多光棍看着呢。
两口子打定了主意,时不时的就去老赵头家转转,怀初大姨还专门约了老赵头家的婆子出来一起挖野菜,明里暗里都是试探的话。
这种事情只要点到为止,大家心知肚明。
老赵头在家里也曾经说过,能融入一个地方最快的办法就是联姻。就是当时孩子们都不在家,他们也摸不清楚这村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所以怀初大姨明示暗示,老赵家都没有接茬。
怀初大姨也不是非要这么快的定下来,她就是跟占位置一样,先打个基础,等孩子们回来了再上门细说。
这不,怀初几个表哥回家后,先是被家里稀罕了半天,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不知怎的就提起了三表哥的婚事。
怀初大姨跟个孩子似的炫耀自己的先见之明,同时把那赵家闺女夸了个天上有底下无的。总结起来就几个字:她非常满意。
原本男婚女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可厚非,娶了也就娶了。娶亲本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也就是说郑家两口子口风很紧,连在家里的两个儿媳都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这件事她们本来也插不上话。这个时候听说,两人除了诧异,心里也没觉得意外。只是心里隐隐有种不太舒服的感觉,婆婆把这个赵家姑娘抬的未免太高了吧?这要是入了门,还有她们什么事?
怀初大姨根本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她就是在这山沟沟里还能找到儿媳,欣喜的不知如何是好,就是想快点促成这桩亲事,没想到让两个前面的儿媳多想了。
此刻她正满心欢喜的看着三儿,心里还在想那赵家大闺女是个嘴利的,刚好中和一下她这嘴笨的儿子,免得吃亏。
说完她认为的所有优点以后,她含笑看着憨厚的傻儿子,等着看他脸上的羞恼,然后取笑一番。
可等她再仔细看的时候,没有。她儿子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不仅没有欲拒还迎的害羞,眼神里还有着隐约的着急。眼看着傻儿子急的面红耳赤分辨不出半个字,她心里咯噔一下。
先是不动声色的打发儿媳们带着孩子先去睡觉,接着使唤老五去把门关好。这才扯着家里的儿子们进了她们两口子的房间。
“说吧,你是怎么想的?这会儿屋里没有外人,兄弟们不会往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