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ggauto();} catch(ex){}
然而,和平的表象下,草原的局势并非完全平静。喀颜部为首的一些草原部落对于岱山单于的臣服和大夏的介入感到不满,他们暗中策划着反抗。
岱山单于和大夏的官员们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他们加强了边防,同时也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试图说服、瓦解那些不满的部落。
在一次秘密的会谈中,岱山单于对那些部落的代表说:“大夏并非要征服我们,而是要帮助我们。他们带来的是知识、技术和和平,而不是战争和压迫。”
“我们草原上的部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而不是相互争斗。”
岱山还向监国刘珏申请在图拉部和漠南的草原交界处开放互市。刘珏立即派人在边境开办了互市。
大夏在互市上依然沿用了当初的鹿鸣策中的经济手段,让所有参与到互市的部落都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许多部落慢慢的接受了大夏在草原上的存在,也开始主动向大夏表示臣服,接受册封。学习大夏的文化。
但也有少数部落坚持自己的传统,拒绝改变。这些部落成为了草原上的不稳定因素,也为未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随着岁月的流逝,草原上的图拉部逐渐成为了大夏文化的一个分支,成为了大夏在漠北的屏障。
而喀颜部因为一直拒绝接受大夏的帮助,拒绝参与互市,他们的附庸部落开始慢慢离心离德,甚至背叛喀颜部。
有的加入图拉部,有的干脆举族迁移到漠南,归复大夏,接受大夏任命的官职。
而喀颜部也逐渐变得衰弱,为了保住喀颜部的草原霸主地位,喀颜部开始不断的袭击设在边境的互市和新建的农庄。
大夏和图拉部也决定不再对喀颜部容忍,也不断的派出由大夏漠南军、图拉部和娜拉部的联军对喀颜部进行围剿、驱逐。
有了熟悉草原的岱山部和娜拉部做带路党,喀颜部很快便败下阵来。打了败仗的喀颜部大汗奈曼心情郁闷,开始酗酒。不久便病重不治。
奈曼死后,喀颜部终于分崩离析,分裂成了南北两个部落分别由奈曼的两个儿子继承。
大儿子忽函继承的南部落没有得到部落萨满一系的支持,直接向西南逃跑,最终进入到代地郡向大夏请降。
监国刘珏在秉明神爵皇帝后,封忽函为归忠侯,食邑两千户。
忽函表示愿意去长安任职,监国刘珏和李辰商量以后觉得忽函留在边疆更为合适,便好言安抚,并派去了大夏官员和学者前去南喀颜部,帮助他们改土归流,学习农耕。
同时抽该部青壮男子进入代地军中的骑兵部队服役。女子传授大夏基于棉布的工艺改进的羊毛编织技艺,让女人也能赚钱养家。这样一来使南喀颜部迅速的接受了大夏的文化,并与当地人开始交流、通婚,若干年后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大夏血脉之中。
至于北喀颜部,因为不肯接受大夏文化,还秉持着游猎游牧文化的传承,最后被岱山和贺图联军一直追击到北海,终于将其彻底击败并瓜分。
从此后,大夏在北部再无边患。而大夏的国土面积也空前广袤了。
就在大夏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时候,神爵皇帝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
太子监国刘珏天天守在皇帝寝帐前嘘寒问暖,四处寻医问药。
李辰也曾数次为皇帝输入真气续命,但怎奈皇帝的病是娘胎里带来的,根本就无药可治。
李辰坐在宣室殿,看着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转来转去监国刘珏。刘珏回身看着李辰,两眼通红,满脸是泪的说道:“李辰,御医已经进去快一个时辰了,父皇,万一………父皇,呜呜呜呜!”
李辰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解刘珏。因为他也失去了父亲,他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而且皇帝对自己也的确不错,有时候就像是自己的另一个父亲。只是这话又不能说出来,也只能暗自垂泪。
这时,小黄门跑了出来:“陛下醒了,召监国刘珏、义侯李辰进殿。”
二人一愣,连忙遵旨入内。看到二人进来,守在殿内的几个御医慢慢地退了出去,殿内就留下了皇帝、刘珏和李辰。
皇帝看起来面色红润,精神还不错,刘珏一见非常高兴,以为父皇的病大有起色。
李辰神识一扫,便知道皇帝陛下已经是灯尽油干,目前是靠着御医的一剂回春丹,激发了他最后的潜能。药效一过,便会立即驾鹤而去。于是拦住了还在诉说的刘珏:“太子,陛下有话要说。”说完跪坐在皇帝的榻前。
皇帝欣慰地看了看李辰,又对刘珏说道:“珏儿,过来,让为父仔细看看!”
这时候,皇帝没有以朕自居,也没有称呼太子等官方的身份。这很不寻常。
他操劳了一生,只有此时才是真正的像个普通人家的父亲一样称呼自己的儿子。
皇帝拉着儿子的手,笑眯眯地看着,爱不释手。反复地轻轻地拍着儿子的手良久。
皇帝微笑道:“珏儿,你这两年干的的确不错!高祖以后,除孝武皇帝,我大夏再无一位先祖如我等父子一般,开疆拓土。羁绊我大夏,骚扰我中原几百年的北方草原之祸也在我们手上消弭了。为父知足了。这些,李辰功不可没!”
皇帝停了下来,一手拉着刘珏,另一只手拉过李辰,把刘珏的手轻轻放在李辰的手心。继续说道:“李辰,可愿意与珏儿结为兄弟?”说完,有些紧张的看着李辰。
李辰自然知道皇帝的情况,实在不忍拒绝,低头说道:“陛下,那是臣高攀了。臣愿意!”
皇帝又对刘珏说道:“珏儿还不过来见过兄长?”
刘珏自然十分高兴,在他的心中早就把李辰视为兄长,现在有父皇为之站台,立刻跪在榻上对李辰深施一礼:“兄长在上,受弟刘珏一拜!”
李辰回拜后,皇帝轻轻地说:“珏儿,你先出去,我有话对辰儿说!”
皇帝陛下轻轻地站了起来,走到书橱前拿出一张纸,正是当年的那篇《鹿鸣策》。
皇帝笑着对李辰说道:“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大夏的历程会因一个小童的一篇策而改变。虽然这些年没有完全按照这策来做,但关键的是我们脱离了几百年来对草原的看法,第一次尝试着使用经济和政治军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创历史之先河。遇到你,实乃我父子之福、大夏之福、万民之福。”
说完将《鹿鸣策》轻轻放在案上,转身来,拱手对李辰一礼。这可吓了李辰一跳,连忙跪倒:“陛下使不得!”
皇帝把他扶起来,正色说道:“这一礼,你受得!朕是代天下苍生谢你!你这一策,不仅造福我中原几千万百姓,也让草原几百万百姓受益。不然战火连绵,百姓涂炭。”
皇帝缓缓转身,对着挂在墙上的《大夏万里江山舆图》一挥手,指着还未能收入版图的西域、西南画了一个圈,继续说道:“这些地方的百姓,还在刀耕火种,甚至茹毛饮血,未得教化。将来你的这个策,还会让这些更多的人受益。这事一旦做成,功德无量!所以你受得!”
皇帝晃了晃,脸色的红润渐渐褪去:“别打岔,听我说。你不是我们这尘世久留之人。我也知道,你是个修道之人,万丈红尘对你来说也仅仅是一片树叶,你的目标是树叶背后的森林。所以我才敢托付你。珏儿没有兄弟,我就把他托付给你了。”
皇帝的喘息越来越急促:“帮帮他,自然会有万丈功德加身,对你修道也是有好处的。我的身体早就不行了,只因为我朝采用了《鹿鸣策》的思路,挽万民于水火,又给我延寿数年。相信我!也没有必要帮他一辈子,在你能够放手的时候,你就可以解脱了。那时候,天地因果与你无碍,世界之大,自然任你遨游!展得鲲鹏之翅。好了,就一切拜托你吧。快点,我的时间不多了。去把桑司徒还有匡承、珏儿一起叫进来。”
(第六十四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