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
孔家,此时承袭衍圣公爵位的是孔子第六十五代孙孔兴燮。
孔兴燮,汉族,字起吕,孔胤植之子,性至孝,工书、画。
此时的孔兴燮正是结发之年,平日里在府上吟诗作对,研读经义,空余时间便是给先辈衍圣公遗留在世的经典注解。
历朝历代,皇帝治政皆为儒家之法,天下读书学子读的皆为圣人学说,而他孔家便是圣人子孙,一言一行皆代表了孔圣。
可以说,天下读书人十之八九皆源自山东孔家,连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都得对孔家保持尊敬。
若是孔家想要对付哪个读书人,都不需要他动手,自然有无数的人帮孔家除了对方。
而他,便是当代衍圣公孔兴燮。
山东曲阜一带,几十万亩田地都是孔家的,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还赐下为其耕种土地的人,得以看出对孔家的尊重了。
而后来大清入关后,顺治皇帝在北京称帝,第二天,前代衍圣公孔胤植,又称孔衍植,因其死后,为避讳建奴雍正皇帝胤禛名讳,后人称之为孔衍植。
孔胤植上书顺治皇帝,称自己愿辅佐其左右,甘愿为臣。
奏疏之中,无不是对大清的赞美,而且还表示自己已经挑选了良道吉日,设了香案,向曲阜地区的百姓宣读了大清颁布的“剃发令”,更是与曲阜的地方官、五经博士以及各书院学录及府内属官按照剃发令的要求剃发易服。
这便是孔胤植向顺治皇帝献上的《初进表文》和《上剃头奏稿》
内容如那“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山河与日月同辉,国祚与乾坤共永”“六字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之类多不类数。
要知道当时北京虽然已经被建奴占领,可是南明政权还在呢。
而顺治皇帝看到圣人子孙都这般识趣,很是满意。
于是第二天就下旨:\先圣为万千世道之宗意,礼当崇祀。\
恩准孔子后人,衍圣公一爵位,可以一直享受之前的所有待遇与权力。
纵观历史,每当异族入侵中原大地时,几乎从未有一个圣人子弟,挺身而出,为汉人起兵抵抗这些外族的入侵。
有趣的是,那些被百姓所敬仰的圣人子孙,却总能做到第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建奴入关时,所造的杀戮多不胜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死伤百姓的人数多达八十万。
杀的都是拒不投降的大明百姓,而这个时候的衍圣公孔家可是稳稳当当的在家里歌功颂德呢。
当真是一个能屈能伸,但孔家如此做法,也是为了让家族得以繁衍,不得不出此下策。
世修降表衍圣公,铁骨铮铮第一忠。
就在孔兴燮沉醉于经义之中时,有孔府管家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
被管家弄出的声响惊醒的孔兴燮面色不悦。
“何事如此惊慌,不知本公正在研究经义么?”
“家主,不好了,明军要打进山东了。”
管家面色苍白,说着还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张递给了面前的衍圣公孔兴燮。
孔兴燮听完下人的话面色有些古怪。
明军?什么明军?大明早就亡了,现在他是大清世册封的衍圣公。
不过他还是伸手接过管家手中的纸张,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孔兴燮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上面写着,七天前,一股挂着大明旗帜的势力突袭关外,一路攻克数城,如今已经踏过山海关,直奔山东。
“消息可属实?”
孔兴燮看着眼前的管家,沉着一张脸问道。
“千真万确,这是山东府衙的官员送来的,咱们府上跟他们一直都有联络。”
管家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