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一个人,
这些狗才又对殿下使坏了!
try{ggauto();} catch(ex){}
秋桃知道她误会了,低声骂了一句,
“老狗!”
钱嬷嬷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周嬷嬷刚走几步,迎头撞见了郭宁妃身边的卫嬷嬷,
不等她招呼,卫嬷嬷就笑道:
“咱也是看殿下出发了吗?”
周嬷嬷的火上来了,指着朱允熥的背影,
“那儿!刚走!一个人!”
卫嬷嬷顺着看过去,一个红色的背影正消失在拐角,
她愣住了,
这么晚?
还没随从?
她转头看向小院子,眼神意味深长。
周嬷嬷和她道个别,转身走了。
钱嬷嬷急忙上前,
“两位嬷嬷,进来坐呀。”
可不能让卫嬷嬷误会了。
卫嬷嬷冲她客套了一句,也走了。
钱嬷嬷:
“……”
你们听我解释啊!
路边的一家酒馆。
门板没有拆下,但是窗户打开了。
蓝玉、王行在窗边相对而坐。
马蹄声隆隆,一小队骑士过来,为首的一身红色常服,十分耀眼。
“熥儿来了!”蓝玉捻着胡子,说道。
王行稍微探出头,看着朱允熥一行人席卷而过。
“熥儿就带这些人?”蓝玉有些意外,“他准备的那些人手呢?”
“殿下说上午先去看看形势,如果可行,其他人手下午再去。”
“老夫想派个管家去,听他使唤。”
王行急忙摆手,
“老公爷,让殿下自己去做,且不要再做其他主张。”
蓝玉很不放心,
“他还是个孩子!”
王行笑道:
“孩子终究要历练的,这也是陛下让他们观政的本意。”
蓝玉喝了口酒,缓缓道:
“这几天,不少人上折子啊。”
王行点点头,
“他们是够忙的。”
不少年轻官员上奏折,将朱允炆夸赞成了一朵花,
“老成持重”,
“雏凤初啼”,
“……”
各种小词儿不要脸地用。
细究下来,这些人都是黄子澄的同年、乡党。
现在京城也在传朱允炆的“政绩”,显然是有人推波助澜。
蓝玉眉宇间有些担忧,
“陛下也夸赞了几句。”
官员的折子,可以当他们放屁,可是陛下就不一样了。
王行笑了,安慰道:
“老公爷,殿下自己都说了,这才刚刚开始,路还长着呢。”
蓝玉爽朗大笑,
“这么说起来,老夫还不如熥儿沉得住气。”
他一拍大腿,
“好!老夫就看着,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
他站起身,
“今天休沐,老夫去军中看看。先生就坐镇府中,如果灾民那边有事,也方便支援。”
蓝玉带着手下,纵马而去。
王行也坐上了轿子,
“回府!”
轿子颤悠悠向回走。
王行没了刚才的洒脱,皱眉沉思。
朱允炆这三天表现的太亮眼了,
做事干练,行事果决,事前准备也十分齐全。
陛下赞不绝口,不少重臣也击节称赏,
王行也承认,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做到这种地步,很难得了。
虽然最后被戏耍捐献了巨款,但那只是一点小浪花,不影响大局的评定。
赈济无非钱、粮,再去灾民面前表演一下,
但是,
这些路都被朱允炆捷足先登了。
殿下再走,就成了拾人牙慧,只是陪衬朱允炆的优秀。
虽然殿下也另辟蹊径,但是王行的心却一直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