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清晨,周凡简单吃过早饭,来到试验田中转了一圈。
望着面前小半亩不到的土地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番薯藤,周凡心中忽然涌出一阵阵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红薯是一种高产作物。
一般情况下,在土壤良好,气候适宜,管理得当的情况下,红薯的亩产量,能够达到一亩三千斤到一亩五千斤之间。
一些优良品种的红薯,产量甚至能够达到一亩八千斤到一亩一万斤的恐怖产量。
当然,想要达到这个水准,以周凡目前的条件,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周凡估计,这一批的红薯,应该能够达到后世的常规产量。
虽然没有化肥和农药这两种增产利器。
但是周凡有着太平教的帮助。
在一众太平教众的齐心协力下,他能够很轻易地,得到大量的有机肥和草木灰。
再加上曾阿牛和夏太阳这五个助手,轮流排班,机会全天候不间断的人工杀虫剂和除草剂。
对这一小半块田的精耕细作,完全不会输给后世的普通农民。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番薯还是能够达到后世的常规产量,下个月就可以进行收获。
“老师,真的要等到下个月才开始收吗?我看这些红薯的叶子,都开始黄了。”
这时候,陪着周凡一起看守试验田的曾阿牛,忽然忍不住地询问起来。
他以为红薯和那些叶菜一样,吃的是地上的绿叶部分。
看见红薯藤上的小部分叶子,已经开始发黄枯萎,他便不由得紧张地担忧起来。
生怕再过一个月,这些红薯就会全部枯萎,烂在地里。
这是每一个庄稼汉,都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
“放心好了。”周凡当即脱口说道,“红薯是根茎类农作物,再等一个月,才能让它们长得更好。”
曾阿牛很是不解:“先生,什么叫根茎类作物?”
“萝卜你们知道吧?就是和萝卜一样,专门收获泥土下的那种。”周凡解释道。
“萝卜?”听到周凡的话,曾阿牛不觉面露尴尬。
“我等愚昧,还望先生见谅。”曾阿牛羞愧地说道。
“啊?东汉不是出现过萝卜的记载吗?”周凡心中惊。。
记得以前上课的时候,好像听人提起过。
萝卜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文献上。
比如东汉《说文解字》中有记载,称萝卜为芦菔。
芦菔、莱菔,都是现代人们口中的萝卜。
“哦哦哦!对对对!现在还不叫萝卜呢!”
想到这里,周凡瞬间反应过来,原来是自己的问题。
“就是和芦菔、莱菔这种东西差不多。”周凡哈哈一笑,掩饰着自己的失误和尴尬说道。
“这也怪我,也怪我,来这里这么久了,都还没有好好给你们上一些农业方面的课。”
在周凡编写的太平道经上,的确有一些关于农业方面的内容。
但是上面的内容,都是一些很笼统的概括。
毕竟,太平道经被他塞进去了许多后世发现的科学规律。
根本就没有多少空间和板块,让他对某个规律展开了细说。
真的要展开,很多东西他也没有办法去验证和证明。
只能写出大概,让太平教教众当做经书和教条,去背诵朗读。
try{ggauto();} catch(ex){}
然后潜移默化的,改变太平教的教众,对世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