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这边在路上同样没有放松对项目的关注。
尽管项目组已经顺利组建,研发工作也按照既定的体系有条不紊地分配下去。
但他并未因此满足,心中仍然怀揣着自己的见解和规划。
项目组建立之初,他与昊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针对研发方向交换了意见。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江辰得出了一个结论。
只要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恪尽职守,严格按照他给出的研究方向稳步前进。
那么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成功研究就不是问题。
这一预测在昊天评估完所有项目成员的能力后也很认同。
昊天也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即项目组目前缺乏在算法,特别是信号处理方面的顶尖技术人才。
这一现状无疑是一个潜在的挑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高级功能实现。
具体来说,在波束形成、信号处理、多目标跟踪、抗干扰、敌我识别以及智能感知与决策等关键技术领域。
如果没有算法的深度参与和优化,产品很可能会暴露出明显的性能缺陷。
有源相控阵雷达整套系统的构成极为复杂。
它包含了上万个精细的电子零件,其中仅仅是发射\/接收模块的数量就达到了上千个之多。
要将这么多微小的模块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并确保它们在工作时不会相互干扰。
同时实现独立供电和精确的光纤排列,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算法支持作为后盾。
不仅如此,算法的设计和实现还面临着诸多严苛的要求。
比如,计算复杂度极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
同时,实时性要求也非常强,必须确保算法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响应。
这些都对计算机的硬件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有足够强大的计算平台来支撑算法的运行。
未来战争的舞台无疑将是电子战的战场,这一点已经变得日益清晰,信息化战争的趋势也是可预见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产品在电子战方面的性能确实存在短板,那么在实战交锋中,无疑会落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江辰甚至可以清晰地预见到那样的画面:敌我双方在战场上进行试探性的交锋,电子战的干扰和攻击此起彼伏。
由于雷达在电子战性能上的缺失,我们的底牌很可能被对方一览无余,那种局面将令人感到绝望。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关乎到整个战场的态势和胜负走向,至关重要。
没有办法,江辰只能亲自上阵应对这个环节。
抵达京城后,老宋领着他前往了指定的集合地点水木大学,丘老早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的到来。
回想起上次学术报告会后,江辰与丘老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
在那次谈话中,他们讨论了许多关于学术和未来发展的话题,其中他就回国的问题询问过丘老。
也正是这个问题,激发了丘老内心想要回国建设数学学科的强烈愿望。
之后,丘老开始积极与国内的高校进行接触和会面,探讨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