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在带方县屯田时,曾纠结过到底要以何种粮食为主。
毕竟南橘北枳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一味地生搬硬套只能扑街。
当时在这个问题上,魏哲其实为难了很久。
即便是戏志才在得知之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于是无奈之下魏哲只能选择最笨拙的方式,那便是让最前线的人说话。
老农虽然不知什么大道理,但对于粮食的感受却是最真实的。
也正是在请教带方县的诸多老农后,魏哲才决定以粟米为屯田主粮。
话说自董仲舒请求汉武帝下令,让关中百姓种植小麦开始,粟米的地位其实就已经渐渐下降了。
尤其是到了本朝,石磨的普及更是让胡饼、汤饼成为了很多北人的主食。
在这种情况下,北方的小麦种植面积是越来越大。
毕竟相比于粟米而言,小麦的产量通常高于粟米,最关键的是小麦貌似比粟米更耐饿。
如果单从这些条件来看,貌似带方县更加应该种植小麦。
然而带方县本土的老农却告诉他,他们更喜欢种植粟米。
因为由狗尾巴草人工驯化而来的粟米太抗造了,即便是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相比之下,小麦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朝鲜半岛可不是辽东,这里没有黑土地,地形也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土地贫瘠算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所以对于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小麦可能更具优势;
而对于条件较差的地区,种植粟米却更为合适。
此谓“因地制宜”也!
日后魏哲若有机会去辽东开荒屯田,种植的主粮说不准就要换成小麦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粟米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但开荒却注定是一个苦差事儿,尤其是开头几年。
就说带方吧,魏哲从中平二年就开始垦荒了。
但是今年荒地新田的产量基本上只有熟地的十分之一。
去年若不是魏哲通过带方铁钱在三韩掠夺了一批粮食,光靠屯田的产出连打秽貊的粮草都不够。
不过今年就好多了,乐浪郡的豪强联手给他发了一个大礼包。
每县千顷的良田熟地,让魏哲彻底吃了个饱。
毕竟按照每百亩收一百石粟米来说,一千顷可就是十万石。
九县九千顷,那可就是九十万石的产量。
如果算上开荒的粮食收成,一百万石是绝对有了。
当然,魏哲还不至于竭泽而渔,屯兵和屯民也是要吃饭的。
为了让他们保持积极性,好让魏哲能可持续性的剥削,他严格按照当初的契约履行,最后拿到手也就是五十多万石。算上今年交易所得,勉强也够用了。
每每想到此处,魏哲就格外羡慕曹操那家伙。
毕竟当初曹操在许昌城外实验性屯田,当年可就收上来谷物百万石。
没办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原地区早就没有什么荒地了。
曹操那厮的屯田条件可是要比魏哲好太多了,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而且他只是收上来了百万石,由此可见当年许昌屯田收获应有近两百万石。
“算了,不想了,越想越气!”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和戏志才商量好出兵三韩的方案后,魏哲便开始准备起来。
收粮,选兵,操练等等,堪称是繁杂之极。
而在这个过程中,国渊所展现的能力则让所有人都为之惊讶。
孙邵、氏仪的表现亦是十分亮眼,无论是船队还是工匠所都丝毫没出差错。
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国渊几乎主导了整个后勤工作。
可以说他这个侯府大管家,硬是靠能力让郡府诸郡吏不自觉的听令行事。
对于这样的情况,魏哲自然甚是欣慰。
本来人员稀少的西平乡侯府,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壮大起来。
而就在乐浪郡这边忙得热火朝天时,三韩之地的情况开始变得越发严峻。
说来也怪,明明他们的存粮还没有见底,但所有人都开始恐慌起来。
无论是马韩、秦韩还是弁韩,惊恐的情绪几乎无处不在。
手中有粮食的部落惶恐,粮食见底的部落也惶恐,死亡开始迅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