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候机室里,顾一言看着脚边放着的小行李箱,露出满意之色。
这次来戛纳,最重要的东西不是2套总价接近百万的高定礼服,而是这个小小行李箱里面的奖状和奖杯。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而来,带着荣耀而归。
人生最完美的故事情节。
暗地里又偷偷沉醉半响后的顾一言,突然想起刚刚系统说的金色盲盒,陷入沉思。
现在他总计有1个金色盲盒,2个蓝色盲盒。
按照之前的规律来看,蓝色盲盒多半会开出完整版的电影大礼包,就是不知道《阿凡达》会不会在其中。
不过想来应该不可能,要知道这部电影,难点并不在剧本上,而是在特效和拍摄机器上面。
回忆前世看过的相关解读,《阿凡达》之所以被称为划时代的电影,是因为完成了多项技术创新,引领了工业电影的下一步发展。
拍摄的主要技术难点,首先就是关于潘多拉星球上蓝皮外星人的制造。
这里需要运用到‘表演捕捉技术’,一种卡梅隆和他的摄影师发明创造的新型技术。
而在此之前,此类电影一般运用的都是‘运动捕捉技术’,该项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活跃至新世纪。
当时有一位名叫李·哈里森三世的发明家,他结合了自己对美术和生物控制学的兴趣,提出将人体视为由线条构成的组合,这些线条可以用来构成角色,并通过阴极射线管和模拟电路实现对角色关节控制的想法。
这一想法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例实时记录运动动画的方法的诞生,从而开创了‘动作捕捉技术’。
而‘表演捕捉技术’则超脱于‘动捕技术’。
它能够完全捕捉演员的肢体动作甚至于面部表情,将真人演出影像与电脑动画结合。令动画人物的造型与表情更像真人,使影片更富于立体效果及色彩层次。
演员亦可以自由套进不同角色中,与不同身份的角色结合。
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卡梅隆还开发了一种协同工作摄像机,可以使自己直接看到计算机即时生成的人物画面,并指导演员如何表演。
同时传统电影中,电影制造者往往会清晰地采集演员对白,这样在后期制造时才能和播放出来的电影片段完美匹配。
但对于《阿凡达》这类型的电影,也就是所谓CG电影,动画内的角色嘴型很难与对白匹配上。
如果想在后期更换一段新的对白,更是令人伤脑筋。
所以多数时候电影的制作者,会选取远景或是拍摄角色后脑的片段,这样观众在屏幕上就看不到角色的嘴唇变化。
与之对应,这类型电影中,面部表情也极少有微表情展现。
原因是没法完美捕捉神态,角色面部表情更多靠后期制造,这也导致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卡梅隆配合协同工作摄像机,创造了一种专业设备来进行面部扫描,同时进行对白捕捉。
技术叫作:面部表情捕捉还原系统,对话自动采集还原系统。
而其设备样式说简单点就是一个头戴式机器。
其次的技术难点在于3D技术和IMAX摄影机的合理改良运用。
要知道3D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英国电影的先驱威廉姆·弗莱斯·格林就已经申请了3D电影技术的专利,这是电影史上最早在技术上成功的3D影片系统。
但早期的3D电影技术不足且成本高昂,观众体验感极低,导致其在商业上的价值并不高。
而后在《阿凡达》里,卡梅隆团队使用两台索尼HDCF950HD摄像机合在一起,创造了Fusion3D摄影机系统。
将两个摄像头一个水平放置,一个垂直放置,并在双机光轴交汇之处放置一个分光镜,来创造出具有立体视感的环境。
这样在拍摄时,光线将通过分光镜均分至左右两台摄像机中,分别作为左右眼的影像被同时录制下来。
这一创新使得3D电影技术直接突飞猛进,商用性大大提高。
try{ggauto();} catch(ex){}
至于IMAX,为ImageMaximum的缩写,也就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巨幕电影。
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
而IMAX摄影机是专为IMAX电影服务的,一种采用70mm胶片的摄影机。相比于普通摄影机的35mm胶片,分辨率会高出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