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慎重的点头。
劳喜又道:“登国本来就是诸国中,粮食产量最低的。一旦用我的办法,说不定能凭着亩产高,可以在总产量上追上诸国。
人口生得多多的,岂不美好?”
到了黄昏,两人来到田间,劳喜道:“一户种得土地,难免遭遇天灾人祸,没有积蓄,整个家庭都得破败,到时卖儿卖女。
人多力量大,应该互相帮助。
我会将牛,农具,分发到村,而不是每户。
到时应以一村为单位征收税赋。”
三年后,劳喜在登国的办法获得成功,粮食出现巨大剩余,预计到战争正式开始后,将超额完成登国的任务。
劳喜将这些办法复制到印河流域的四个新建的诸侯国,以及兰国,都大获成功,首要的粮食的问题被解决了。
同时又在新建诸侯国养马。
在劳喜在解决后勤时,李过将元琅的计划报与天府,天子大喜过望,封元琅为交州牧,赐玉钺,统领交州兵马。
封桂公为益州右伯,赐黄钺,汇黔,云,粤,桂,湘,赣六地,从北方进攻素国。
并派使者通知周王室,做为诸华的一份子,唯二的王室,要他们装个样子都要参与。
此时周王室自顾不暇,军队连王畿都出不去,怎么可能派兵往千里之外的交州。
王孙满告于周定王:“天子以元琅为交州牧,又以桂公为益州右伯。
牧伯都是古制。
大王为豫州牧,可封一大国为右伯,让其往南,我王派个百十人做个样子就行了。”
此时豫州大国晋国的国君是晋文公之孙,晋襄公之子晋灵公,幼年继位,年长后喜好声色,宠信屠岸贾,不行君道,荒淫无道,生活奢侈。
虽有赵盾维持着国力,但晋文公留下的霸业已经丢了大半,南有楚国崛起争夺霸位。
周定王思来想去,也不喜楚国,于是就派人到晋国通知此事,封晋灵公为豫州左伯,主理征南事务,晋国君臣大喜。
消息传出,豫州诸侯纷纷侧目。
当时的楚国经过几代出色的君主经营,国力蒸蒸日上,现任国君正是一鸣惊人的楚庄公。
听闻此事大怒,率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
大军到达洛邑周边,周定王惶恐,派王孙满前去慰问。
楚庄公接见王孙满时,问豫州鼎之大小轻重。
王孙满为了不激怒他,委婉答道:“在德不在鼎。周以得鼎,乃是有德,天子告天,天授于周。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此时外有益州天子,内有晋齐秦宋等大国,楚庄公也就是表达不满,于是又问道:“我楚人在南疆,剿灭蛮族,推行王化,楚不如晋?晋有何德能为豫州右伯。”
王孙满见他是为了这事,就回道:“楚乃南疆大国,愿意出力,自然为左伯。”
诸华以左为尊。
楚庄公满意而归,开始谋划征南之事。
天子又遣使于申,申王封化公为震州左伯,克公为震州右伯。
元琅以交州牧,封堪离密侯为交州左伯,皎国为交州右伯。
四方州开始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