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

第107章 鲜卑入侵

转眼进入九月份,秋收在即。

之前打造出来的农具,刘安已经让人优先给距离较远的县城送去。

今日最后一批农具生产完,便可全部发放给九原当地的农户。

再等两日,田间作物就会完全成熟。

利用最后的两日闲时,刘安组织农户大范围搜寻可以作为石弹的石头,运送到九原城四面城墙之上。

与此同时,刘安以太守林方的名义,在五原各县开办了官方粮铺。

官方粮铺除了卖粮,稳定市价之外,还增加了新的功能——存粮。

允许并鼓励所有人将粮食存入官方粮铺,凡存满一月者,朝廷会额外支付所存粮食千分之一的报酬,按月计算,每多存满一月,报酬累计。

但报酬并非重点。

重点在于,粮食存入官方粮铺后,一切风险皆由朝廷承担,不论是遭遇火灾,还是鲜卑入侵,一应损失,朝廷自负。

存入的粮食,存入者随时可取,取多少亦由存粮者自己决定,取粮时结算报酬。

期间不管粮铺不论损失多少,都与存粮者无关,存粮者只需持有存粮时粮铺所给的,带有朝廷专属印章的收据,便可如数取粮。

除此之外,存粮者取粮食时,还可按当时粮价将粮转换成金钱,直接取钱。

刘安之所以开办官方粮铺,有两个目的。

第一,降低五原百姓的损失。

鲜卑入侵在即,城外百姓免不了被其劫掠,刘安只能坚守城池,他可以让城外所有百姓入城避免,但其财产刘安却不能保证完好。

而鲜卑入侵时,城外百姓携带家中所有钱粮避难的话,必然会来不及。

若能提前让其将粮食存入粮铺,就能避免一大部分损失。

但粮食乃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鲜卑入侵消息传到当地之前,他们不见得能安心把家中粮食交给官方。

毕竟此前的父母官,并不全是刘安这般与民秋毫无犯的好官。

说白了,官民之间长期以来的矛盾深入人心,即便刘安上任以来多行仁政,也无法一下拉回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固有印象。

他只能以存粮报酬和风险朝廷担负两项优厚政策,诱使百姓尽可能的将粮存入粮铺。

即便如此,刘安也不认为一开始便能顺利让所有百姓将粮食存入粮铺。

第二,与鲜卑开战在即,刘安的军队需要充足的粮食保证后勤。

他虽然可以让豪强出粮供给军队,但这段时间一来豪强又出粮又出钱,还给农户返还了佃租,再加上今年被刘安勒令只能收取三成佃租,豪强又要养着家中众多私奴,万一不够,便能拿百姓所存粮食应急。

刘安如今不缺钱,北部山区中每日都能出产许多由铁匠打造的金饼。

待秋收之后,刘安便可拿着这些钱去临郡甚至中原富足大郡购粮。

只不过,从各地买粮运粮都需要时间,与鲜卑之战在即,时间上显然是来不及的。

粮铺办起来后,刘安让各地管理下乡宣传官方粮铺的好处,希望粮食收获后,能够起到效果。

如此过了两日,田间作物终于成熟。

刘安立刻停止士卒的训练,让除骑兵外的所有士卒帮助农户一起收获粮食。

北部山区的冶金作业也停了下来,家里有田的回家务农,无田的则领着刘安给的工钱去各地帮助农户收割作物。

鲜卑将至,这些人继续刘在山中冶金也很危险。

与此同时,刘安也给所有士卒下令,让他们尽量劝解百姓将所收粮食存入官方粮铺。

每县也派出许多小吏,带着称量工具、马车、以及印有刘安新打造的只用于存粮收据的印章和县长的官印的收据,专门到各地为粮铺收粮。

效果最明显的是刘安所在的九原城。

当地百姓感念于刘安的仁政,其中多有忠于刘安者,听说是县长刘安开办的粮铺,百姓多有信服者。

了解到粮铺的好处后,更有半数百姓当即将晒干的粮食存入粮铺。

有了刘安发放的农具,以及众多士卒的帮忙,五原郡五日之间,便完成了粮食的收割。

不过农具并非免费发放给农户,而只是租借。

刘安深知得到的太容易,就会不珍惜,以及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

今日将农具给了农户,明日他需要钱时,便可能轻易将农具卖给别人还粮。

而今年给了农具,农户会感激,明年再给农具,他便觉此乃应该,后年不给农具,他便会视你为仇人。

泛滥施恩,只会酿成大祸。

刘安所指定的制度是,免费租借给农户一年农具,明年他田地的平均亩产若能与今年相当,便可续租一年。

若能提高平均亩产三成,并连续两年,便将农具赏赐给那户人家。

反之,若平均亩产降低两成,则将农具收回。

刘安所发农具不少,收割作物、播种作物、翻地等等多种多样,他相信,有了奖罚制度,即便是好吃懒惰的懒汉,也会为了不被收回农具勤奋起来的。

除了九原,其他县城的粮铺收获不大,只收了不到五分之一百姓的余粮。

粮铺是按月结算的,存粮者都选择了留两个月的存粮供日常吃食,其他全部存入官方粮铺。

但还有许多人不曾将粮食存入粮铺,对此,刘安已无办法。

他已经尽力了,那些人不相信官府,宁愿手中粮食放在手里被鲜卑人抢去,被乡霸占有,也不存到官方粮铺中,他又能怎么办呢?

只能说,大汉朝廷威信流失严重,已到了民不信官的程度。

当然,刘安若强行要求所有百姓将粮食存入粮铺,百姓也不敢反抗,只会乖乖从命。

毕竟他们被奴役欺压了太久,这种操作对他们而言反而是最习以为常,也最有效的。

但如此只会加剧大汉威信的流失,也会让刘安这两月一来积攒的威望直接降为负数,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作物收上来之后,还要经过打谷、晒干的步骤,而且作物成熟的时间不一,虽然基本上都是集中在那几日,但前后还是会叉开几天的。

try{ggauto();} catch(ex){}

秋收开始后的第五日,所有作物终于全部收割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关于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现代小职员仨伢子吃夜宵喝多了穿到古代,无背景,无出身,无依靠,整一个三无产品,有的只有从后世带来的满身细菌抗体啥的,躲在自己的院子里谁也不理。哈哈。我呼吸一口气都得离大家伙远点,别给你们整团灭了.....老朱:口气不小啊。拖出去砍了....朱大叔真会说笑,我这不是社恐嘛,我跟你讲啊,这社恐是病,我有病.....老朱:原来是个害人精....拖出去砍了....我有办法救你的
南明蓠惑
出谋划策我不行,造谣绯闻第一名
出谋划策我不行,造谣绯闻第一名
关于出谋划策我不行,造谣绯闻第一名:好消息:送外卖的我穿越了!坏消息:穿越成了古代帮闲,还是送外卖的!阴差阳错下我成了皇孙的幕僚,刚刚吃上皇粮,就得知太子造反失败了,我的铁饭碗炸裂了!太子被圈禁,皇孙也岌岌可危,面对皇位争夺的暗潮汹涌,被皇孙抱紧大腿的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先去青楼冷静冷静了!什么??全天下的花魁娘子都希望我能给她们写一首歌?不行呀!我很忙的!没多久,主公的黄谣满天飞
泡泡奶茶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关于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陈立勋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燕山右卫陈家堡。此时,御宇十七年,足抵十万清兵的崇祯皇帝,已经自挂东南枝!一片石之战已经结束,李自成败走京师!满洲大兵将至,距离多尔衮抵达北京,还剩三天。此时,南京的虫豸们,预备着另立新君,借师助剿!为苟全性命于乱世,这个从来没有去过军营的世袭百户。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拯救天下。我乃是昊天上帝之子下凡,拯救世人!杀清妖,上天堂!九天玄煞,化为
韩立大师
玄桢记
玄桢记
关于玄桢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聚焦十六岁的谢渊科举前夜的经历。历经盐政风波淬炼,他在姑苏贡院研磨徽墨,回忆过往论政、查案岁月,将家族清正家风与治国理想凝于策论。与此同时,朝堂贵族暗中阻挠,越国亦虎视眈眈。谢渊怀揣一片冰心踏入考场,这场科举不仅是他仕途起点,更拉开了正义与权谋激烈较量的序幕。
青灯轻剑斩黄泉
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
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
关于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现代历史系学生陈骁,意外魂穿北宋宣和二年,成了梁山伙房里一个籍籍无名的杂兵。命运的齿轮刚转动,他就因私藏炊饼面临被斩的绝境,却也因此意外激活「乱世枭雄养成系统」。陈骁凭借现代烹饪术,一道辣椒炒肉征服阮氏三雄,从生死边缘成功翻身,升任伙长。此后,他利用系统之力,巧妙改良后勤,引得吴用侧目,更在关键时刻识破阴谋,斩杀陆谦,获「燕云相扑术」,顺利跻身头目阶层。梁山之上,风云变幻
没有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