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

第120章 姑臧贾诩

百姓送的礼物实在太多,刘安无奈之下只能又舔了几辆马车装运。

不过刘安此去凉州,也给林方带了不少信鸽,亦需马车装运。

多加几辆马车装运百姓所赠礼物,倒也不会因此拖慢行程。

离开九原,刘安一行人过黄河南下西河郡,经过上郡、左冯翊、右扶风,才能进入凉州。

九原距离武威郡姑臧县的直线距离,实际上和九原与涿县之间相差不大。

但并州西部行路困难,成片成片的沙漠毛地,只能绕路到西河郡在南下西行。

所以直到腊月十八日,一众人才抵达凉州。

进入凉州后,刘安就在一边赶路,一边派人一路打听贾诩和李儒的踪迹。

他只记得贾诩是凉州人,李儒从很早就跟随在董卓凉州身边,但两人具体是哪里人,他还真不知道。

一路打听着,经安定郡进入武威郡后,刘安终于打听到贾诩乃是武威郡治所姑臧县人士。

而关于他的一些奇闻异事,也被不少人津津乐道给了刘安。

最为出名的便是贾诩年少被名士阎忠赞誉为有张良陈平之才,以及其早点因病辞官回乡时遭遇氐人叛乱,便急中生智说自己乃段颖外孙,段颖在氐人中极有威望,氐人听说贾诩是段颖外孙,便没有伤害他。

甚至专门派人将他护送回家,而通行的其他人却都遇害了。

贾诩这种急中生智的能力,使得他在今后的生涯中,多次避免祸事,这也正是刘安所看重的。

类似的时间,刘安听旁人说了许多,如此也证明了贾诩在武威郡的声望极高,被许多人推崇。

不过李儒的踪迹,刘安确实一点也未打探到。

也不知道是自己记错了,还是已经被董卓收到麾下,当成第一谋臣贡了起来。

从进入凉州到抵达姑臧县,路程虽然不愿,但因为一路打听消息的缘故,刘安一行行了八天,才终于进入了姑臧县。

姑臧县既是武威郡郡治,亦是并州州治,集首相府,县衙,刺史府于一县。

刘安一行人自进入武威郡,便进入了城中世家官吏的眼前之中。

因此武威诸多官吏,早早等在姑臧县门口,迎接新任刺史林方。

刺史一职不同于县令,只负责监察各地太守的工作,却不会干涉他们的行动,相对而言,利益冲突也小了很多。

在利益冲突很小,刺史又起着监察他们工作的作用前提下,各地官员更倾向于和刺史打好关系,而非硬刚或无视。

毕竟刺史的任职时间一般都只有三年,期限一到自会离开,基本不会影响当地世家豪强的发展。

在一众官吏的热情用户下,刘安跟着林方一起进入刺史府。

他没有让林方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一县县令不去自己负责的县上忍,反而跟随此前的上官绕道来并州,传出去,对林方会产生负面影响。

万一被朝中诸公怀疑养士自重,林方性命都会不保。

而且刘安任职期间,林方也未曾给予刘安莫大恩惠,他没有理由护送林方,林方也没有理由被刘安护送。

进入刺史府,刘安回到单独给自己安排的住处歇息,林方则在刺史府举办宴会,宴请了武威郡的大小官吏。

第二日一早,刘安便和林方两人一起,去拜访了如今赋闲在家的贾诩。

贾诩家境不错,贾家在当地也是一规模不小的豪门世家。

如今三十有五的贾诩,已接任家族族长一职,听说新任刺史拜访,便立马放下手中事务到门口迎接。

如此刘安也看出来了地位不同带来的差别对待。

他初来大汉,还是个平民时,去当时作为涿县县令的公孙瓒那里拜访,都是管家带着他去见公孙瓒。

就这还是看了刘明的面子,若只有刘安自己,估计连公孙瓒的面都见不到。

而如今来拜访当地豪门的贾家,身为族长的贾诩竟然亲自迎接。

而且刘安相信,如果不是体现礼贤下士的风度,让林方亲自登门,而只是坐在刺史府召见贾诩,贾诩也肯定会老实的接受召见,去刺史府见林方。

贾诩一身素装,看其穿着,完全不像一方豪门的族长。

刘安不知其具体年龄,只感觉此人看起来三十多岁,正值壮年的身体却显得有些消瘦。

而立之年的他,或许是已褪去了年少的锋芒,眼神之中古井无波,很少会产生波澜,看向林方的眼神也是不卑不亢,既不刻意迎风,也看不出任何排斥。

见识过此人手段的刘安,更愿意相信他大智若愚,明哲保身,韬略藏于胸间,计谋显于危时。

贾诩带着林方一路来到客堂,刘安和吕布二人作为其贴身护卫,一并跟随左右。

其他侍从,则暂时留在堂外。

贾诩令人给林方备了茶点,两人一直聊着些有的没的,谁都不提正事。

最后还是林方有些聊不下去了,他的见识智慧以及胸中墨水比之贾诩,都差了许多,而且此来主要是为刘安办事来的,他也不敢耽误太久。

暗中看了看刘安的眼色,在得到刘安轻微点头示意后,林方便对贾诩道:

“在下初来凉州,手下人才匮乏,人言文和先生有良平之才,在下欲辟文和先生为幕僚,不知文和先生意下如何?”

“不瞒林使君,在下身体患疾,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贾诩委婉拒绝道。

刘安一听,眼神顿时黯淡了些许。

虽然早有预料,但亲口听到贾诩拒绝,心中还是不免失望。

林方在朝中并无势力,本身也非出身豪门大足,再加上威望、声望皆不足,虽然仰仗鲜卑之功拜为凉州刺史,却远不足以让贾诩这类智者心动。

林方听到贾诩拒绝,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他凭借身份被贾诩以上宾待之,已是极限。

再想做出其他作为,就要看他自己的能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关于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现代小职员仨伢子吃夜宵喝多了穿到古代,无背景,无出身,无依靠,整一个三无产品,有的只有从后世带来的满身细菌抗体啥的,躲在自己的院子里谁也不理。哈哈。我呼吸一口气都得离大家伙远点,别给你们整团灭了.....老朱:口气不小啊。拖出去砍了....朱大叔真会说笑,我这不是社恐嘛,我跟你讲啊,这社恐是病,我有病.....老朱:原来是个害人精....拖出去砍了....我有办法救你的
南明蓠惑
出谋划策我不行,造谣绯闻第一名
出谋划策我不行,造谣绯闻第一名
关于出谋划策我不行,造谣绯闻第一名:好消息:送外卖的我穿越了!坏消息:穿越成了古代帮闲,还是送外卖的!阴差阳错下我成了皇孙的幕僚,刚刚吃上皇粮,就得知太子造反失败了,我的铁饭碗炸裂了!太子被圈禁,皇孙也岌岌可危,面对皇位争夺的暗潮汹涌,被皇孙抱紧大腿的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先去青楼冷静冷静了!什么??全天下的花魁娘子都希望我能给她们写一首歌?不行呀!我很忙的!没多久,主公的黄谣满天飞
泡泡奶茶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关于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陈立勋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燕山右卫陈家堡。此时,御宇十七年,足抵十万清兵的崇祯皇帝,已经自挂东南枝!一片石之战已经结束,李自成败走京师!满洲大兵将至,距离多尔衮抵达北京,还剩三天。此时,南京的虫豸们,预备着另立新君,借师助剿!为苟全性命于乱世,这个从来没有去过军营的世袭百户。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拯救天下。我乃是昊天上帝之子下凡,拯救世人!杀清妖,上天堂!九天玄煞,化为
韩立大师
玄桢记
玄桢记
关于玄桢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聚焦十六岁的谢渊科举前夜的经历。历经盐政风波淬炼,他在姑苏贡院研磨徽墨,回忆过往论政、查案岁月,将家族清正家风与治国理想凝于策论。与此同时,朝堂贵族暗中阻挠,越国亦虎视眈眈。谢渊怀揣一片冰心踏入考场,这场科举不仅是他仕途起点,更拉开了正义与权谋激烈较量的序幕。
青灯轻剑斩黄泉
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
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
关于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现代历史系学生陈骁,意外魂穿北宋宣和二年,成了梁山伙房里一个籍籍无名的杂兵。命运的齿轮刚转动,他就因私藏炊饼面临被斩的绝境,却也因此意外激活「乱世枭雄养成系统」。陈骁凭借现代烹饪术,一道辣椒炒肉征服阮氏三雄,从生死边缘成功翻身,升任伙长。此后,他利用系统之力,巧妙改良后勤,引得吴用侧目,更在关键时刻识破阴谋,斩杀陆谦,获「燕云相扑术」,顺利跻身头目阶层。梁山之上,风云变幻
没有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