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电影,你回头找美华去看看,暂时不要想那些问题了,事情已经有了转机,安心等待,还没到你操心国家大事的时候。”
陈九成推脱道:“没时间,你留着和翠翠去看吧。”
“好不容易回家一趟,看什么电影啊!我要老婆孩子热炕头!”
张海洋不由分说的把票塞给他,骑上自行车走了。
陈九成叹一口气,把票收进口袋。
看电影是真的没心情,回头把票给辛美华让她和同学去看吧。
下午上完课,陈九成去图书馆遇到辛美华就把票给她了。
“你要请我看电影”辛美华有些惊喜的问道。
陈九成挠挠头说道:“这是海洋给我的,我没时间去,要不你和同学去吧。”
辛美华眼底闪过一抹失落,伸手拿过一张票说道:“一张就好了,我也不一定有时间,我先去看书了。”
说完她转身就走了。
陈九成看着手里这张票又给收起来。
明天要是有时间就去吧。
晚上,陈九成回到宿舍,宿舍里只有李文杰在。
李文杰给他一封信,信是他的朋友寄过来的,详细描述了云南那边的情况。
信里详细说了那边的情况,很复杂,不过很有希望。
陈九成放下信,忍不住长长的叹一口气。
他们都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陈九成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能做什么。
信是几天前写的,现在不知道有没有结果。
陈九成感觉李文杰有些难过,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会有好结果的,我们等消息就好了。”
“希望吧!”李文杰长长的叹一口气。
陈九成沉默着没说话,只能在心里祝福。
希望这一次的结果会不一样。
陈九成把信还给李文杰,坐在床边拿起书看起来。
在历史的巨大浪潮里,他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所有的问题都在于国家不够富强,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
陈九成此时此刻真真正正感受到自己学习经济的责任。
李文杰看他认真学习,也调整好情绪,拿出书开始认真看起来。
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努力学习,以后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哪怕只是一个或者两个。
不知过了多久,宿舍里的灯光亮起。
老张急匆匆的回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收音机。
收音机里正在播放新闻,说的是针对这次的知青工作落实,最新商讨出的六条办法。
此时已经放到第四条了。
“四,从国营农场参军的知识青年,从1979年起,退伍复员后可以回父母所在地分配工作。
五,城市招工时,允许到农场商调本市下乡知青。
六,上海郊区去云南农场的青年,本人愿意回原籍社队,可以允许。”
陈九成忍不住站起来,这是好消息!
虽然现在只允许上海郊区的知青返回原籍,但是以后会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