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

第217章 攻占外城,断绝敌军水源

此时,城内中毒的守军越来越多,很多士兵中了砒霜的毒之后,开始陆续倒闭,七窍流血,随着倒下的士兵越来越多,很多士兵无奈被迫放弃外城,直奔中城撤退。

当然,此时山道上的3000名特种兵在张策的带领下,正在悄悄的靠上去,他们所有人都戴了一个类似于猪嘴一样的防毒面具。

趁着山上守军混乱的时候,迅速地向城墙靠近,为首的将军正是张策,

此时张策手里提着一干步槊,迅速带着3000人贴身站在城墙下,随后摸出钩锁,直接甩了起来,很快钩锁就牢牢地勾到了城墙垛口上。

士兵们用力拽了几下,发现没问题后,快速地攀爬起来,第一批上去的就足足有300多人。

这些士兵悄无声息的爬了上去,进入到了城墙之内。

毒烟使得城上守军人人自危,不少敌军和士兵躲到了石头屋子内不敢出来,只剩下一名百夫长带着20多个士兵守在城楼上。

当然这里虽然不少被白烟熏倒的敌军士兵尸体,此时依然不时的有毒烟飘过来,刺激的他们直咳嗽。

这时候第一批攀爬上城墙的特种兵直接取出弓箭对着这群敌人就迅速地射了过去。

“噗嗤”的声音不断,很显然这帮敌军已经被解决。

张策一挥手,很快其余的特种部队成员快速上城墙,而那三百名特种兵则是排好了队形准备来迎战出来的敌军,给自己的战友争取时间。

很快就有敌军不断地从石头屋内出来,但是面对飞快上城墙的2000多特种兵,根本不是对手,很快整个外城就被镇北军夺了过去。

张策打开了西城门,随后射出去了一支响箭。

“吱........”的一声响,响箭的声音传到了山下。

李牧大喜,“快,全军出动,特种部队已经夺下外城。”

很快大军出动,李牧派了3000步兵开始占领了外城。

此时李牧下令剿灭毒烟,然后这3000步兵带着湿口罩把自己的头面捂得很严实顺着城门杀进了外城,这些士兵在外城开始等待白烟散尽。

而此刻的张策则是带着特种部队前排刀盾兵,后面则是长枪兵以及弓弩的组合开始向中城推进。

外城呈现月牙形中间平整而宽阔,是守军平日活动的校场,一排上百个石头房子后面就是上山的台阶,向上走50多步就是中城的城墙。

此时的高棒士兵全部撤进了中城,张策没有贸然进攻,观察了下之后就知道这中城的敌军肯定等着自己的人上去呢,然后直接开弓放箭和扔滚木礌石。

所以并没有踏上台阶。

双方开始对峙起来,不过张策等人的任务暂时被接管,大军开始休整。

.........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山城之内的对峙依旧在继续,镇北军没有发动进攻,高棒士兵也没有射箭,只是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的镇北军。

此时李牧和张策开始出现在了外城,张策和李牧回到大帐之中看着眼前的沙盘,此时的李牧心情很好,因为只要夺下了外城,这中城和内城就能夺下来。

很快李牧派人四处搜索整个外城,最终找到了两个看起来十分潮湿的石屋,李牧等人发现这两个石屋原来居然是山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关于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江临穿越大明,获得了快递盲盒系统。系统每天都会给他送来一个未来的快递盲盒。有太阳能发电板?有土豆、玉米、地瓜的种子……
吃藕男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关于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历史脑洞+皇帝+爆笑+短视频+直播+系统+轻松)莫问离偶然安装了一个奇妙的应用程序,每次刷视频都能意外地将内容直播到古代各朝各代!当莫问离刷到——朱熹严肃叹道:礼崩乐坏啊,连奶茶勾兑料也成了民间美味?!刷到——秦始皇惊呼:千里之外一炮灭敌,后世竟如此威武?而每当新的视频播放,古人们无不惊骇震撼,甚至动员全朝堂响应,意欲出征一探究竟。随着古人们对现代的不断窥视,他们的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