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搅屎棍

第108章 有水的地方别去,当心落水

倒是孙维藩稳如老狗,他吃饱了饭,正在小口的喝着酒,一边喝还一边滋滋品味。

“伯爷,在外人面前怎能如此说皇爷,皇爷不容易的。”王承恩小声埋怨道。

他倒是没有生气,因为张世康在皇爷面前也经常胡闹的很,主仆二人都习惯了。

王承恩只是觉得,在外人面前还是应该注意言辞的。

他这话说完,虎大威和杨国柱愣了一下,才回过味儿来,本以为他们刚寻到的靠山要完蛋,没想到这大腿儿硬的很。

“嘿嘿,是我失言了,不过这岳托指定不能砍了了事。

我看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跟建奴谈判。”张世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伯爷,建奴野心勃勃,安能与虎谋皮?”

一听张世康要谈判,卢象升第一个站出来反驳,一直以来他都是坚定的主战派,认为建虏不可信,唯有彻底消灭之,方可使大明边镇安宁。

“卢大人呐,你也是个急脾气,咋地,你瞅本伯是那喜欢吃亏的人吗?”张世康看着卢象升笑道。

卢象升也是事不关己关己则乱,他站起身来后立即就后悔了,张世康若是喜欢吃亏,那就不是张世康了。

“如今朝廷困窘成这鸟样,打持久战恐怕是不成的,弄不好就得崩盘。

以此为契机谈一谈是可以的,如若能使建虏暂时退兵当然是大好事,朝廷目前缺的是钱粮,更是时间。

若能撑住这一关,本伯有法子改变目前缺钱粮的局面,是彻底解决!”

张世康眼神突然变的狠辣,这次出征,已经让他意识到,东林党人不解决,大明永远不可能富裕,也就永远是这么紧巴巴的。

打个仗都不痛快,死了人都拿不到抚恤,身为统帅,不仅要琢磨敌人,还要时刻堤防背后的那群人,这世上哪有这个道理?

东林党人就如同悬在朝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大明永远是个残疾人。

卢象升闻言目光为之一凛,他听懂了张世康的言下之意,只觉得背后有冷气袭来。

那群人……几十年来已然盘根错节,与建奴斗是与虎谋皮,与那群人斗,很可能万劫不复,搞不好就会遗臭万年。

他们……人太多了。

王承恩闻言脸上却是一喜,当即道:

“倘若如此,皇爷必然是高兴的,只是是否会有风险?”

他当然也知道张世康大概针对的是东林党人,也知道这群人很不好对付,张世康不止一次跟皇爷说这件事。

若是其他人,王承恩当然不会相信,只会觉得这人是脑子坏了,自寻死路。

但张世康不同,他似乎总是有奇谋妙计,不论多大的难题,在张世康面前仿佛都能解决。

王承恩与崇祯皇帝一样,都对张世康充满着古怪的自信。

“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朝廷都这副模样了,再坏又能坏到哪儿去。

顶多是以后造反的人多点,陛下吃饭的时候小心别被人下毒,有水的地方也别去,当心落水。

干啥事儿没点风险,打建虏也有风险,难不成就不打了吗?”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关于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穿越后,遇到被调戏过的林冲娘子,人家正迟疑要不要自尽,但不认识她的高衙内扭头就走:这妞怎么不整容就出来吓人。林冲野猪林即将遇害,高衙内跑出来尴尬解释不好意思,害错人了。年轻美貌的李清照,坐于汴河边,思索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词为难时,小高衙内哼着小调路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惊为天人……平日里狗仗人势的泼皮无赖官宦子弟们,被整的怀疑人生,无奈惧于大奸贼高太尉权威敢怒
青冥宝宝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关于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曹刘莫名身穿三国时代,迷茫困惑悲痛复仇转变坚定,在这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寻找着回家的路!
翊扬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关于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这是一本遵循唯物史观、以正史和相关史料为基础的小说,非无脑吹)一块宇宙时空碎片,让李缘拥有了穿越过去时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华夏大世、也为了不让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发生,他直接去往了大一统开端的秦国,去见了那位刚亲政的始皇。李缘:我是来帮你开创万世皇朝的!始皇:寡人有自信,不需要帮!可见到原本大秦那二世而亡的命运后,嬴政改口了。先生,可否教我改变历史?我就是为此而
最后一个修仙者
凛冬长夜
凛冬长夜
关于凛冬长夜:一名现代的社畜,死后穿越到明末一名普通百姓的身上,他是接受命运,成为满清治下的顺民,安稳活到老,还是竖起旗帜,驱除鞑虏,恢复华夏文明,甚至让华夏文明再次伫立在世界之巅。
柿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