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搅屎棍

第387章 以工代赈

如今被集中到了国库里,这些银子不流通,大明的经济就好不了,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通货紧缩。

张世康的话令所有人的陷入了沉思,海中期也从地上爬了起来。

这时候根本没有系统的经济学,所有人都只是处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式。

廷议一时间因为张世康的设想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在思考。

足足过了一盏茶功夫,内阁首辅李邦华率先开口道:

“侯爷,您说的本官大体上明白,只是这么做,花费的银两实在太过于大了。

只是您说的这个挖渠运动,若以征三百万人为限,又要发工钱,还要管吃喝,没个数千万两,根本打不住啊!”

“李哥老以为,本侯挖空心思托郑家从海外拉来那么多粮食,是为了什么?”张世康反问道。

在这个四处战乱民不聊生的年月,太仓愣是积攒了上百万石的粮食,而且郑家还咬牙答应了接下来的一年,每个月都要为朝廷再运送二十万石粮草。

没有苦大明的百姓,苦的全是海外的人。

张世康现在没功夫管海外,但这笔粮食和存银,必须最大限度的恢复大明的生产。

“原来世康你早就开始计划了,朕之前还疑惑,你为何要弄那么多的粮食。”崇祯皇帝若有所悟道。

“可是陛下,改徭役制为雇佣制,牵扯还是太大了,不止是挖渠,朝廷其他方面的支出也会增加。”户部尚书海中期道。

“世康说了,如果能实现良性循环,朝廷的税收也会大量增长。

若到时候难以维持,再改便是了。

冠军侯有生财良策,朕以为,可以一试。”崇祯皇帝这次反倒大胆了起来。

他其实也不大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也不懂太多经济学的东西,不明白干嘛要花费那么大的支出,为百姓发银子。

但他并不如何担心,朝廷没银子,他相信张世康绝对有办法再搞到银子,在这一点上他从不质疑。

崇祯皇帝都这么说了,其他阁臣也都掂量了一下,海中期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银子都是你冠军侯搞来的,花没了再找你试问。

见众人终于不再反对,张世康又道:

“具体的挖渠计划,当由工部拟定,包括从哪里开始挖、怎么连通河渠、征召多少民夫等等,工部要尽快给出结果,待明年一开春,必须立即开始动工。

本侯只说三点,其一,工钱定为每月一两银子,但每家最多只允许一个劳力参与,若家中只有一个壮劳力的,不得征召。”

挖渠是力气活儿,给大户人家普通仆人的月银并不算多,但此次赈灾算是以工代赈的一次尝试,还管饭。

想来会有不少百姓主动参与的,但前期的信任是个大问题,朝廷征召徭役从来没有给钱的先例。

可时间会证明一切。

“其二,要严格督查动工时期的贪腐问题,一旦查实,直接砍头,没有商量。”

该加的俸禄都加了,张世康的话也很明确,此后朝廷对于贪腐问题,是绝对的零容忍。

他也会派厂卫负责外部监督,贪吧,只要你敢贪,老子就敢剥皮。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让老百姓知道,挖渠看似是朝廷在拯救他们,但同时也是他们在自救!”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关于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穿越后,遇到被调戏过的林冲娘子,人家正迟疑要不要自尽,但不认识她的高衙内扭头就走:这妞怎么不整容就出来吓人。林冲野猪林即将遇害,高衙内跑出来尴尬解释不好意思,害错人了。年轻美貌的李清照,坐于汴河边,思索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词为难时,小高衙内哼着小调路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惊为天人……平日里狗仗人势的泼皮无赖官宦子弟们,被整的怀疑人生,无奈惧于大奸贼高太尉权威敢怒
青冥宝宝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关于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曹刘莫名身穿三国时代,迷茫困惑悲痛复仇转变坚定,在这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寻找着回家的路!
翊扬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关于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这是一本遵循唯物史观、以正史和相关史料为基础的小说,非无脑吹)一块宇宙时空碎片,让李缘拥有了穿越过去时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华夏大世、也为了不让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发生,他直接去往了大一统开端的秦国,去见了那位刚亲政的始皇。李缘:我是来帮你开创万世皇朝的!始皇:寡人有自信,不需要帮!可见到原本大秦那二世而亡的命运后,嬴政改口了。先生,可否教我改变历史?我就是为此而
最后一个修仙者
凛冬长夜
凛冬长夜
关于凛冬长夜:一名现代的社畜,死后穿越到明末一名普通百姓的身上,他是接受命运,成为满清治下的顺民,安稳活到老,还是竖起旗帜,驱除鞑虏,恢复华夏文明,甚至让华夏文明再次伫立在世界之巅。
柿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