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培训与服务创收,开发与兴办面向社会的各种科技、文化、法律、计生等有偿培训服务的科技、信息、咨询有偿服务。农业的关键在于与市场接轨,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民由于适应市场的能力有限,难免会遭到一些市场风险。因为农民生产的盲目性、依赖性较强,产品产量上去,销售却没有拓宽,就会造成增产不增收。
如各乡镇可以兴办科技宣传服务站,通过收集市场各类信息,为农民找市场、找销路。同时,利用宣教中心这个基地,办成科技宣传、培训、示范、推广、咨询研究、服务等一体的科技示范推广点,引进实用技术和科技人才,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成立各类农业实用技术研究会,如“食用菌研究会”、“茶叶研究会”、“海带研究会”,促进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3. 报刊、以工、副业补充,乡镇党委政府尽可能给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划出一块地,一间店面,用于宣教中心建立科技示范和科技兴工、兴农基地,发展工副业以及其他工商业,通过创业工副业作为补充宣传文化产业的收入。
周宁县七步镇雄宣教中心划出15亩地,投入33万元创办起“七步乡宣教中心立体农场”,饲养鸡、鹅、鸭、鱼,种植人参、柑橘等药材,年产值达30多万元。这种农场实际上带有试验和示范性质,既为当地农民作科技运用的示范,又使自身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玉田县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因地制宜建立了造林、种果、种菜和栽培银耳、竹荪、香菇、铁头菇等项目的生产经营基地。这些生产基地的建设,大大增强了宣传教育中心的活力,为补充宣传经费紧缺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建立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包括电视制作、文艺演出、广告宣传、公关礼仪、新闻报道、对外联络等部门,直接为企业提供产品广告策划与制作、庆典活动、经贸洽谈会的策划与组织宣传。
宣传部门办文化产业,往往带有文化宣传的性质,既能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活力。福安市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电视摄像,组织报刊专版,会场布置,标语广告和文字起草等方面的业务、实际有偿服务,福鼎县宣传系统创办文印社,对外承接电脑打字和油印、速印、复印等业务,通过这些产业的创收,加强宣传设施的“硬件”建设,添置电脑打字机、复印机、刻印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等,同时也改善宣传系统干部的福利待遇,巩固了宣传队伍。在创收经费中,实行多条腿走路,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三、增强政府服务功能,增创宣传队伍建设新优势
1. 强化服务观念,积极扶持产业化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掌握实情,引导和提高对宣传文化产业化的宏观决策水平,同时为宣传文化产业化发展制定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扶持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兴办宣传文化产业,协调财政、工商、税务、公安、物价、银行等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以促进宣传文化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2.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宣教中心在组织上,由乡镇党委书记任主任,党委宣传委员任常务副主任,成员由文化、广播、电视、学区、党校、武装部、司法办、农技班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增创宣传队伍建设新优势,以思想为先导,造就高素质。建立一支政治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对干部党员进行政治、市场经济和事业心责任感教育,确立新的思维方式,树立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产业意识,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宣传文化产业化所面临的冲击和竞争的需要。
领导是关键,群众是基础,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开拓性和主观能动性。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要身体力行,以良好的作风来影响和带领下属抓好工作落实,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发展宣传文化产业,需要有敢想、敢闯的能人,既要热心宣传事业,又要有经济头脑。党委政府以人为本,营造“育人环境”,在农村基层工作者中,大胆挖掘和使用宣传干部队伍中的能人。
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发现能人,关心能人,支持能人,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以明确的目标吸引人,以合理的奖励激励人”,鼓励能人施展才华,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创造安心立足的宽松环境,发挥他们的专长,带动宣传产业化的发展,充分发挥能人效应。
总之,发展农村宣传文化产业建设,增强了宣传文化中心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的能力。兴办文化产业,不仅适应了广大农民求知、致富的需求,又着眼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的科学文化素质。依托宣教中心办文化产业,一方面强化了管理,对净化市场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产业化发展还能激活农村文化活动的活力,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有米唤鸡易”的格局,解决了农村举办文化活动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增强了宣传文化中心开展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弥补经费不足,改善硬件设施,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