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ggauto();} catch(ex){}
做完了这些事,曹化淳才带着卢氏三兄弟专门去吊唁卢象升,一见面便痛哭了起来。
“卢督臣呐,想当初咱家初次见你,还是崇祯2年,当时你率领数千大名子弟北上,勇抗鞑虏……”
这曹化淳端的是好口才、好记性,带着哭腔在卢象升的灵柩前,一一回忆对方为朝廷所建立的卓越功勋,竟是越说越悲痛,越说越激昂,越说越慷慨。
卢象升的弟弟和督标营的几个将官们一个个听得泪流不止。
看来大家都误解了太监,太监里面也是有好人的嘛。
看来大家也是误解了皇上,皇上还是心念卢督臣的,还是信任卢督臣的。
做完了这些表面功夫,曹化淳迅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他已经看出了机会,这宣大军在卢象升的手上,委实是大明的一支敢战之军,其综合实力与关宁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大的差别就是关宁军暮气深重,自保为上,而这宣大军却有一股子勃勃的生气。
这恐怕是卢象升总督宣大这两年赋予他们的最宝贵精神。
卢象升军政双优,喜欢以身作则,虽说是个文臣,还是全军的统帅,却喜欢身先士卒,在战场上可谓妥妥的霸王在世,这样的统帅带出来的队伍自然也有着非常强悍的霸王特质。
在崇祯朝的太监队伍里面,曹化淳是最善于识人用人的,接受皇帝的意思之后,他立马就明白了皇上的意图——要把这支最能打的军队化为己有,成为自己的亲军。
宣大总督的督标,虽说也是大明的军队,也是皇帝的部下,可他们的直接上级是宣大总督,是兵部。
皇帝真的要使用他们的力量,必须要通过内阁通过兵部,还要通过金钱。
远远不如自己的亲军好用。
就像那京营,虽说也是皇帝的御林军,可是皇帝想要调用京营,必须要通过成国公朱纯臣等一众勋贵们,也只有勇卫营和保定的巩固营这两支御马监太监统领的军队,才算是皇帝真正可以完全依靠的部队。
但曹化淳也明白,消化这支部队容易,可是要想保持卢象升统帅时那样的战斗力,却需要费点心思。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宣大总督督标营,其超绝的战斗力一多半都来自于这支军队的灵魂卢象升本人,失去了这个灵魂,到底还能不能保持原本的战斗力呢?
曹化淳看着桌上的一串名字陷入了沉思。
李重镇,原辽军系统的将领,之前几年一直跟着卢象升南征北战,深得卢的信任,所以将其一个外镇将领任命为自己的中军副将,为的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利用他辽东马队的冲击力。
王钦,这是原来督标营的左营副总兵,统带1500人马,其中半数为骑兵,这人和中营副将白安都是宣大总督驻地阳和选拔出来的将领,是宣府、大同、山西战区的“当地人”。
可惜的是白安战死了,刘钦大战之前被派出去和东虏的外围哨探厮杀,带走了左营的500骑兵,侥幸活了下来。战后三天,就是他回到大营原地,找到了卢象升等人的遗体。
这人还能不能用呢?
只能说这人很有运气。
大战之前杨国柱、虎大威也都被派出去解围各地,但都及时赶了回来与卢象升的大营汇合,只有他跑得远没赶回来。
问题是,他是“有意”没回来,还是确实被东虏的哨探给绊住了?
这个其实挺重要,若“有意”没回来,那内心肯定有漏洞,人品或有问题,是不能大用的。
可不管怎么说,他的几百骑兵是真的,虽有折损可也算当下的一支重要力量了。
再往下看,一个人物跳了出来——督标营千总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