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表示理解:“姜老,您放心。我们天宇科技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很重视。我会安排我们的技术团队提前接受相关培训,确保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这些光刻机。在环境方面,我们也会按照要求打造专门的无尘车间,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这时,姜老的助手小王走了过来,对林宇说:“林总,这 70 纳米光刻机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在光刻精度上有了显着提升。比如在芯片的电路图案雕刻上,能够更加精细地刻画线路,这将大大提高芯片的性能和集成度。但是,相应地,对于光刻胶的要求也更高了。”
林宇思索片刻后问道:“那我们目前在光刻胶方面有合适的供应商吗?或者说,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姜老回答道:“光刻胶的问题确实需要重视。目前国内有一些供应商在研发适配 70 纳米工艺的光刻胶,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和验证。我们也可以考虑从国外引进一些高质量的光刻胶作为过渡,但这可能会面临一些供应风险和成本压力。”
林宇皱了皱眉头:“从国外引进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还是要尽快扶持国内的光刻胶产业发展。姜老,您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资源可以共享?”
姜老沉思了一会儿说:“我认识一些国内光刻胶研发领域的专家,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看看是否能够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光刻胶的研发和生产。另外,你们天宇科技也可以在资金和应用场景方面给予支持,加速国内光刻胶技术的突破。”
林宇感激地说:“姜老,那就太感谢您了。这对于我们整个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至关重要。”
在讨论光刻机的配套软件时,姜老又说道:“林宇,这 70 纳米光刻机的运行还需要专门的控制软件。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开发了一套基础的软件,但可能还需要根据你们的生产需求和芯片设计特点进行定制化开发。”
林宇问道:“那我们是需要自己组建团队开发,还是可以和您这边合作继续完善?”
姜老建议道:“我觉得初期可以由我们双方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一个联合开发团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快速开发出适合你们的软件。后期,等你们的技术人员熟悉了整个流程和技术架构后,再逐步过渡到由你们自己独立维护和升级。”
林宇表示赞同:“这个方案不错。这样既能保证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又能提升我们自己团队的技术能力。姜老,那关于这 70 纳米光刻机的价格和交付周期,您这边是怎么安排的?”
姜老说道:“价格方面,由于这是最新的 70 纳米光刻机,技术含量高,成本也相对较高,每台大概在七千万华夏币左右。不过,考虑到我们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交付周期的话,第一批两台光刻机可以在三个月内交付,剩下的三台在半年内陆续交付。”
林宇思考了一下说:“价格虽然有些高,但考虑到它的价值,也是可以接受的。姜老,那我们就先按照这个方案签订合同吧。在交付过程中,如果有任何问题或者需要我们配合的地方,您随时通知我。”
随后,林宇和姜老开始商讨合同的具体细节,包括光刻机的技术参数、售后服务、培训计划等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