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的宫廷政变和麦吉德的暴毙让弗兰茨有些始料未及,他甚至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个阴谋。
因为有很多不合理之处,阿卜杜勒阿齐兹决定叛变为什么不直接干掉麦吉德和一群太监宫女打来打去做什么
哪怕搞不成玄武门之变,那也可以来个夺门之变啊,直接拉拢权臣叛乱就算麦吉德死而复生又能怎么样
然后就是麦吉德醒来和暴毙的时间点也太过蹊跷了,难道这一切都是他计划好的
前者是为了铲除内忧,后者当然是为了对付外患。
弗兰茨不禁捏了一把汗,奥托一世正在前线的军队之中。弗兰茨的这位表兄可不太聪明,自己又为了避险将奥地利的军队撤到后方为其断后。
万一这真是个圈套,那奥托一世岂不是要着重
不过消息传到维也纳的时候一切就都已经来不及了,好在英国的使者也到了。
弗兰茨自然是愿意接受调停的,毕竟奥地利帝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如果不是国土和人民受到了威胁,他也不愿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弗兰茨在英国大使面前表演得十分卖力,后者虽然恨得牙根痒痒,但是无奈周围有无数记者和侍卫已经严阵以待。
根据英国政府的宣传,奥地利帝国的新皇帝是个无比残暴的君主,整天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这个人打仗不喜欢留俘虏,发明了很多刑罚来虐杀反对自己的人,纵兵烧杀抢掠是常有的事。
无论是士兵、平民,还是贵族统统不放过,有严重的仇富心理,曾经为了凑错军费而派兵将奥地利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夷为平地,有很多开明豁达的贵族就是在这一时期被送上了绞刑架。
最最残暴的是这位皇帝不但杀人,还没收了那些贵族绅士的合法财产,甚至让他们的家族背上了债务,简直无耻之尤。
此外这位皇帝除了喜欢强取豪夺、草菅人命,还喜欢白日宣淫和观看酷刑。
这种宣传确实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对受害者的同情,然而当人们直面这位传说中的暴君之时则完全是另一种感受,毕竟命是自己的。
此时英国大使拉维斯男爵毫不怀疑自己如果反驳对方的话,或者让对方觉得自己有任何越矩的行为,这位暴君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活剥了,再送上一旁的烧烤架。
于是乎拉维斯男爵十分配合地与弗兰茨演了一场戏,记者自然知道什么该重点写,什么该一笔带过,摄影师们也同样知道该在什么角度拍摄。
很快仁慈的奥地利皇帝愿意为了欧洲的和平坐到谈判桌前的消息就传遍了欧洲。
神情恍惚的拉维斯男爵走出了霍夫堡宫,他知道自己失态了,作为一个外交官他显得太过卑微。
然而这座宫殿给人的压迫感太强,尤其是镜厅的那种奢华,并没有让人觉得轻浮,相反却给了人一种威严、肃穆的感觉。
御座之上的暴君除了那些可怕的传闻,其本人也给人一种不可捉摸只能仰视的感觉,一举一动都能震撼人心。
维也纳的繁华、瑰丽完全不像是刚刚遭遇过一场浩劫的样子,与传闻中的古老、腐朽,带着尸臭味的城市完全不同。
这时拉维斯男爵才想起了狄更斯先生那篇被禁止出版的游记,那篇文章将维也纳描绘成一座圣洁的进步之城,将伦敦描绘成一座污秽的堕落之城。
拉维斯男爵从未见过如此干净的街道,至少他没有见到有人在大街上随意泼洒屎尿,也没人会乱扔垃圾。
屎尿可以通过下水道解决,下水道这种工程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并不稀奇,伦敦部分城区也有自己的下水道。
不过伦敦真正的城市下水道系统还要等到1859年动工,在1865年完成铺设。
但其他垃圾可没法全通过下水道来解决,在伦敦素质比较高的人们要么将垃圾倒在空地上形成垃圾堆,要么将垃圾倒入泰晤士河,素质低一些的则会直接将垃圾随意丢弃在大街上。
这种做法并不罕见,或者说这才是人们所熟知的做法。
然而维也纳的街道干净异常,拉维斯男爵发现人们会用桶提着垃圾倒入一个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