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日

第三十四章 学以致用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长安十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长安城有东、西两座坊市,不同于前代坊市隔离,高墙林立的规范,本朝东西二市是约定俗成的集市,开国时太祖提议,经由京兆府规划建设而出。每逢年前、庆国、万寿节这些日子,东西二市就会分外忙碌。

而单就这两座坊市而言,西市以胡人外商为主,东市以中原百州为主。若是喜好些异域风情,就去西市买些稀奇玩意或是更珍贵些的犀角象牙,若是不喜欢胡人的怪味,就去东市,哪里可有中原南北各式好东西,密州的药材、扬州的绸缎、蜀州的玉器,零零碎碎,目不暇接。

长安的居民倒是饱了眼福,东西二市的市署官员可就不得清闲了,何况今年还多了“税半”的恩惠:少收一半的税费,对商人而言,可是天大的吸引,西市还好,消息传的慢,东市可就不一样了,一传十十传百,中原的商客无论大小,都忙着来分一杯羹。东市署的官吏都要从西市署抽调人手,才维持得了这繁华集市的秩序。

说来韦肃也是运气差的很,白天守东门,晚上守东市,都是劳累活儿。也得亏他初来乍到,惊奇盖过疲惫,一天下来还是神采奕奕,和他搭伙的老捕快苏嵘倒是挺喜欢这个手脚麻利的小伙子,毕竟自己因此有了忙里偷闲的时候。

苏嵘乃是巡捕司的老人,掐指算一算,韦肃见过的捕快中,只魏西云早他五年进巡捕司,其他的都算是他的后辈,穆关陵是个例外,他没做过捕快。

两人在东市的职责,比市署官员清闲,是巡捕司的老本行,一是监察,二是维序。后者不轻不重,前者则是要盯着东市的江湖人。

这一点上苏嵘教会韦肃不少好东西:首先是江湖人分三类,第一是衣着豪放、嗓门巨大的,这种是俗称的莽夫,但是莽夫又有真伪之分,真莽夫讲话动辄打杀,伪莽夫做事看似张狂实则谨慎;第二类是打扮仔细、做事心气足的,俗称愣头青,这种人有三种不同性子,一是心高气傲的,大多满口道理,实则不知所谓,二是谨慎守成的,大多少言寡语,三是冲动好怒,色厉内荏的;第三类是最难缠的,叫做“尖嘴壶”,也叫“林上笋”,做事算不得滴水不漏,也是秉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原则,大多数即无出息也不算没落,混的年纪大了,就自然而然有了威望。

韦肃一脸疑惑,不明白尖嘴壶是何解释。

苏嵘笑着解释道:“你想啊,江湖这些年,哪个侠客高人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都是要一点一滴攒上来。从哪儿攒?从这些个前辈高人这儿攒。先拜个庄,你夸我一句‘德高望重’,我回你一句‘年少有为’,然后假模假式的切磋个一招两式,你再夸我一句‘名不虚传’,我再回你一句‘青出于蓝’,这叫什么,这就叫谈资。谈资越多,自然就名声越大,前辈提携也是一桩美事嘛。只是这种所谓前辈大多‘嘴尖皮厚腹中空’,可不就是个茶壶?”

韦肃笑着道:“听君一席话,我这十八年江湖路真是白走了。”

苏嵘笑着摸了摸下巴的胡茬,道:“江湖讲个学以致用,来来来,我指个人你看看。”说罢,随手指了个佩剑的汉子,问道:“这人算哪一类?”

韦肃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瞧,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剑客。

韦肃观察片刻,有些犹豫,说道:“虽粗布衣裳,举止粗俗,但手未曾离开剑柄太远,应当是假鲁莽,真细心。”

苏嵘赞赏之意更浓,又指了个镖师打扮的矮胖汉子。

韦肃信心渐浓,道:“脊背太挺,气势太足,但脚步虚浮,是个尖嘴壶。”

苏嵘点点头,又随意指了一个背剑的青衣女子,只是苏嵘话还没问出口,那女子便似乎有所感应,转过头来朝二人点了点头。韦肃一愣,苏嵘倒是不慌不忙,也笑着向那女子点点头,那青衣女子并未多说什么,便离去了。

韦肃好奇道:“这算哪类?”

苏嵘倚着望楼的木架,语气玩味,“这可就不是混日子的寻常江湖人了,是过江龙呐。”只是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又随手指了一个书生打扮的,问道:“这个呢?”

韦肃也没多问,认真看了看那个书生,疑惑道:“看不大出来啊。”

“嗯,”苏嵘点点头,笑着道:“我也看不出来。”

韦肃一怔,反应过来,调侃道:“那你得好好锻炼锻炼,要不然出大事的。”

两个捕快对视一眼,放声大笑。

而那书生打扮的松一口气,头也没回,悄然收回指尖一点寒芒,依旧慢悠悠地跟着那青衣的姑娘,神色轻松,丝毫没有个要去杀人的样子。

而那青衣的姑娘步伐轻快,时而看看些零碎小玩意,时而在面具摊贩前立足端详,时而又摸一摸号称金陵云锦的绸缎,笑着道:“您这缎子挺好的,何必要假借云锦的名头。”

说罢,径直走了,留下摊贩一脸困惑,疑心这俊俏姑娘有毛病。

而书生沿着她的脚步,却没有半点跟

踪的迹象,也像个寻常人,还买了份菱粉糕。大抵是“书生意气”,也不用手掂着,而是用竹签叉着吃。

一盘菱粉糕,十文钱,切六块,六根竹签。

书生一路行,一路吃,吃完摸了摸肚子,便把那厚纸做的盘子揉成一团,轻轻丢在一旁,合掌轻轻握住那六根竹签,脚步有了几分急促。

青衣的姑娘走着走着,便走到了一处杂耍艺人的地界上,停下脚步,颇有兴趣地看着那魁梧汉子表演钢枪刺喉的绝迹。而那书生在不远处一家书画铺子前站定,借着灯光看了看那本旧书,再放下时,手中竹签已少了两根。

而那姑娘忽的向后退了两步,青衣无风自动,剑鞘之上多了两点划痕,那两根竹签却化作齑粉,悄无声息。转过头去,依旧一片繁华,人来人往,好生热闹。

书生笑着和那店家讨价还价,店家也见多了酸书生穷秀才,知道读书人的腰包是什么个样子,咬定一口价。书生只好悻悻然离去,继续逛着东市。

青衣姑娘的神色有了几分凝重,也多了几分跃跃欲试的期待。方才那竹签阴毒,却没多少劲力,但这种动辄引动气机窍穴动荡的古怪手法,只有一种人会用来试探。

什一堂。

她当即转身离开这处繁华街道,朝着灯火稀疏处而去。

书生背着手,不紧不慢,倒是走到青衣姑娘前边去了。

而那青衣姑娘浑然不觉,只是戒备着往前走去。书生打个转,转入一条小巷,轻身一跃,上了屋顶,看着那个青衣背剑的姑娘,也是有些认真,他没想着靠那两枚竹签就完事,但也没料到两枚以断虹刺手法打出的竹签,竟连这姑娘的衣角都没碰着,反被劲气打成了渣。

书生喃喃道:“难缠,难缠,唯女子与小人难缠。”

只是更令他意外的,是这青玉洲的杰出弟子既不往巡捕司处求援,也不往人多处伺机逃脱,反倒往着东市少有的人迹罕至处走去,这未免有些自负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东市有店铺商贾云集,自然就会有些货栈存放一应货物,这些货栈与闹市往往相隔甚远,避开繁华地带,租金自然便宜些,捎带着,就添了几分冷清,各户商家往往聚集市场之中,这里只留护卫看守。

东市的西南角,是货栈集群所在,此处灯火比不得其余地方明亮,有些惨淡的意味,护卫也没怎么上心,只踮起脚尖瞅着远处灯火通明,有些无奈,抱怨自己为何会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长安十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何会被选中看守着些无趣的货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关于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你说什么?江湖第三次医术交流大赛竟然没有叫我去当评委?什么?神农院竟然把我从荣誉院长里面除名了?他们这群没有现代医学知识的古代草包。难道把人治死就不算医仙了?老沈,你听到了没?我心情不好咱们离婚吧!沈长生缓缓睁开双眼:人间又污浊了嘛?
温一壶老狗
余龙携妻闯仙界
余龙携妻闯仙界
关于余龙携妻闯仙界: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九都座上客
渊鱼
渊鱼
关于渊鱼:主角是燕国的一个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被人设局重伤濒死,却被刺杀目标所救,授以剑道,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发现自己早已生在局中,为了查找真相,步步为营,潜伏,拨开种种谜团,在江湖和庙堂掀起血雨腥风,主角最终能否找到答案?一剑万里问苍天,快意春秋尽风流!
季飞
少年仗剑江湖游
少年仗剑江湖游
关于少年仗剑江湖游:群像,同行,鲜衣怒马时,不负少年行。一位远离朝堂纷争的皇子,一位鲜衣怒马的少年,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女,江湖义气,江湖侠女,并肩同行,闯荡江湖,性格作风完全不同的几人,却又有着相同的江湖气概………一人一剑,难逢知己,闯荡江湖,最幸运的莫过于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函凌
嘉佑拾遗录
嘉佑拾遗录
关于嘉佑拾遗录:嘉佑是北宋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一共八年。嘉佑年间,并不是史书中所记录的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庶的黄金时代,反而危机重重。其一与辽、西夏边争愈演愈烈;其二国家财政收入日减;其三社会动荡民变频繁。包拯曾经上奏:诸路饥馑,万姓流离,府库空虚,财力匮乏,……夷狄盛强。欧阳修也直言不讳:夷狄外强,公私内困,盗贼并起,蝗旱相仍。当此时期,一个民间的秘密组织竹林会应时而生,
A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