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雕刻着繁复花纹的青铜油灯散发出微弱的黄光。
嬴阴嫚将乌黑的秀发高高盘起,脱下衣服,走进冒着热气的木桶之中。
她双手在水中轻轻划过激起一阵阵涟漪,任由温水带走所有的疲惫和压力。
在昏黄的灯光中,嬴阴嫚微微眯起了眼睛,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舒适。
片刻后,阿珠敲门后端着一盆热水进来:“家主,可需搓背?”
嬴阴嫚缓慢睁开眼睛转身趴在木桶的边缘看向阿珠:“也好。”
“家主请稍等一下。”说完,阿珠先是用清水净手,然后拿起一块柔软的布帛并将其浸湿,这才轻轻地为嬴阴嫚揉搓后背。她的动作细致而温柔,仿佛把嬴阴嫚当做了一朵娇嫩的花朵。
“阿珠,多用一点力。”
“是,家主。”
“阿珠,李十二那边你派了谁过去帮忙?”
“小桃和大力,一个能进屋帮忙,一个能在外干些粗活。”
“阿珠,有你是我的福气。”
“能跟着家主,是阿珠的福气。”
“……”
沐浴结束,嬴阴嫚穿着轻便的里衣披散着青丝端着青铜油灯来到书桌前。
书桌上的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并摆放整齐。
嬴阴嫚轻轻地将油灯放在桌面上,转身从书架上取出一卷竹简,然后在书桌前坐了下来,将手里的竹简打开摊放在一旁,其上是用大篆文字书写的成书于战国前期的儒家经典论语。
她拿起墨块在石砚中缓缓研磨,很快墨香在空气中弥散开来,与油灯燃烧的香气交织在一起。
研好墨水,嬴阴嫚提起毛笔蘸墨,看着淡黄色纸张,悬空着的笔尖迟迟没有落下。
她微微抿着嘴唇,眼中的神色变化不定,似乎在思考什么。
片刻之后,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果断落笔用简体楷字写下:
【论语 学而篇 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
她的字迹清晰而有力,一笔一划都凝聚了她的专注和情感。
时间一点点流逝,嬴阴嫚很快抄写完了论语的学而篇。
忽然,院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但嬴阴嫚并没有停笔直到阿珠端着油灯走了进来。
“家主,是顾己和阿薇,说是狗剩和铁蛋在守田的时抓到了三个想偷甘蔗的小孩子。”
嬴阴嫚笔尖微顿轻轻放下毛笔:“把人带到院中等候。”
阿珠微微点头然后转身出了房间,去安排顾己和阿薇将那三个小孩子带进来。
嬴阴嫚从书桌前起身来到铜镜前,将头发简单盘起又取了一件外衣穿上。
简单装扮之后,她缓步来到院中,这时院中已经点燃了其它灯火,顾己和阿薇等人也已经到了。
“见过家主。”顾己和阿薇拱手行礼,声音一如既往的柔和而恭敬。
嬴阴嫚双手背于身后轻轻点头:“顾己详细说说。”
“一刻钟前,狗剩和铁蛋在田里当场抓到这三个想偷甘蔗小男孩。”
“因为抓获及时,甘蔗田并未遭受到破坏。”
“狗剩和铁蛋把人送回庄子之后,又回去守田了。”
“我和阿薇已经审问过了,他们三个什么都不肯说。”
顾己三言两语交代了她掌握的情况。
嬴阴嫚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了顾己和阿薇身侧的三个小男孩。
三个人相互挨着低着头,身上都穿着破旧的衣服,脚上甚至都没有穿鞋子,至于脸上和手上的擦伤,可能是被抓获时反抗造成的。
“阿珠,帮我取点吃食过来。”
“是,家主。”
阿珠迅速而安静的离开,而嬴阴嫚缓步来到三个孩子身前,三个孩子害怕地后退了一步。
“你们不用害怕,跟我说说,是没有吃到白天官府施的粥吗?”说着,嬴阴嫚伸手为对方解开手腕上的粗麻绳。
现在瘟疫虽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还是对民众造成不小的打击,不少孩子失去了父母亲人。
官府在城门口设了粥棚为受到病灾的民众提供一餐之食。
被松绑之后,三个小孩子抬头看了嬴阴嫚随即又低了下去,但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家主,我看这三个小孩就是哑巴,我和顾己审问了许久,他们都不曾说话。”阿薇在一旁斩钉截铁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