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长相明艳,气质飒爽,衣着华贵的嬴阴嫚,韩信眼中闪过一丝窘色,但还是落落大方拱手行礼:\多谢贵姬相助,韩信铭感五内。\
“韩兄客气了,叫我嫚儿就行了,韩兄请坐。”嬴阴嫚声音清脆悦耳,仿佛珠落玉盘。
韩信点点头,不卑不亢地坐到了嬴阴嫚的对面,他不是迂腐之人,之前在老家,时常会接收到漂母的饭食接济,他不觉得和女子同坐有什么问题。
嬴阴嫚对一旁的大勇吩咐道:“大勇,帮我把汤碗撤了,再让老丈置办一桌酒菜来。”
“诺!”大勇伸手将嬴阴嫚面前已经凉透的汤碗拿起,缓步去后堂老者。
韩信见状拱手谢道:“多谢。”
他为了省钱赶路,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实在饿得很,刚刚他在后堂洗漱时已经喝过一碗热汤,但丝毫没有饱腹感,反而更加饿了。
嬴阴嫚淡淡一笑:“举手之劳,韩兄就不要客气了,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韩兄千里迢迢从泗水郡的淮阴县而来,嫚儿身为咸阳的东道主,自当好生款待。而且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几日咸阳城正热闹,过几日五学就要招收学生,韩兄可以去瞧个热闹。”
韩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他自幼家中贫寒,没有钱财进行人情往来,既没有机会被推选做小吏,也没有能力做买卖维持生活,时常需要别人的救济。
但他自小就胸怀大志,渴望驰骋战场,建功立业,一直在一边学习思考一边寻求证明自己的机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三个多月前。
他在淮阴县的布告栏上看到了始皇帝重启五帝之学的诏令。
诏令上说,五帝之学向整个大秦子民开放,有学之士不管出身皆可前往。
他隐隐有预感,自己的机会到了。
于是他便厚着脸皮,跟身边的认识人借了一圈的钱财,勉勉强强凑到了一点路费。
他又托了认识的亭长到官署开了远行的“传”。
出发时,周围的人都在劝他,路途遥远,说定等他赶到咸阳时,五学的事情早就尘埃落定了。
他没有犹豫,果断出发,一路上半乞讨半做工,千赶万赶总算来到了咸阳城。
“不瞒嫚姬,我正是为了五学的事情而来。”韩信微微有些激动地说道。
嬴阴嫚微微一愣,她之所以刚刚故意提起五学,就是想引导韩信去参加五学的招生。
她想把这位“兵仙”引荐给王翦,先将其吸纳到上庠兵家学院,然后再找机会将其安排到军中。
毕竟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如若不能为大秦所用,必然成为大秦的心腹大患。
现在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就是冲着五学来的。
真是天助大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