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的越南,使用了光明厂智能农机和灌溉系统的农田,水稻产量相比往年有了显着的提高。
当地的农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位老农民阮氏福激动地说:“多亏了光明厂的这些先进机器啊,以前我们全家辛苦劳作一年,收成也就勉强糊口。现在好了,不仅产量增加了,而且干活也轻松了很多。”
在欧洲的乌克兰,光明厂的联合收割机在广袤的麦田里驰骋,高效地完成着收割任务。
乌克兰的一位农场经理伊万诺夫赞叹道:“光明厂的收割机确实名不虚传,它的作业速度和收割质量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对我们保障粮食产量和及时供应市场有着极大的帮助。”
然而,王大山并没有被这些成绩冲昏头脑。
他深知,全球粮食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一次全球农业机械联盟的粮食安全专题会议上,王大山坚定地说:“各位同仁,我们在农业机械助力粮食增产与安全保障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气候变化、病虫害威胁、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严峻。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合作,不断创新,研发出更适应各种挑战的农业机械产品,为全球粮食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会后,王大山与联盟中的几位核心成员进行了私下交流。
美国的农业机械企业代表杰克说道:“王,我们可以考虑共同建立一个全球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攻克那些制约粮食增产的关键技术难题。比如,如何研发出更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机械,能够精准地识别和消灭各种病虫害,同时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法国的科研机构负责人皮埃尔也表示赞同:“这个想法很好。我们法国的科研团队在生物防治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可以为这个基金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农业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融合方面的合作,开发出一些全新的农业生产解决方案。”
王大山眼神中充满期待:“那我们就尽快行动起来,制定详细的基金设立方案和合作研究计划。让我们的联盟在全球粮食增产与安全保障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光明厂内部,一场关于农业机械与粮食仓储物流协同发展的讨论也在热烈进行。
物流专家小赵提出:“王厂长,我们光注重粮食的生产环节还不够,仓储和物流环节的效率低下也会影响粮食的安全和供应。我们可以研发一些与农业机械配套的粮食仓储和运输设备,比如智能仓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粮食的存储环境和质量,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还有高效的粮食运输车辆,能够适应不同路况和距离的运输需求,减少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王大山拍了拍小赵的肩膀:“小赵,你这个思路很开阔。这确实是我们之前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你尽快组织一个团队,深入研究一下相关技术和市场需求,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