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业担心市场份额被挤压,王大山便详细解释联盟的市场合作模式是共同开拓新市场,而非内部竞争;有的科研机构对技术共享的范围有疑问,王大山则耐心地说明技术共享将根据项目需求和成员单位的贡献合理安排,会充分尊重各方的知识产权。
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的二十多家农业机械企业和科研机构正式签署协议,加入全球农业机械创新联盟。
联盟成立大会在光明厂所在城市盛大召开。
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们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王大山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位同仁,今天,全球农业机械创新联盟正式成立了!这是农业机械领域的一个全新起点,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推动农业机械的创新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联盟里,我们将不分彼此,共享技术、资源和经验,共同攻克农业发展中的难题。我们将致力于研发更先进的农业机械,适应各种新兴农业领域的需求,为全球农民带来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农业生产工具,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长远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联盟理事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理事会主席、各委员会负责人等重要职位。
王大山凭借其在推动联盟成立过程中的卓越贡献和光明厂在农业机械行业的影响力,被推选为理事会主席。
在理事会会议上,大家开始讨论联盟的首个重大研发项目 —— 太空农业机械原型机的研发。
德国企业代表汉斯率先发言:“主席,太空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极具潜力的方向,但目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太空环境下农业机械的材料适应性问题,需要研发出能够耐受宇宙射线、极端温度和微重力环境的新型材料。”
日本科研机构的专家补充道:“除了材料,太空农业机械的能源供应也非常关键。我们需要研究高效的太阳能转换技术或者新型能源存储系统,确保机械在太空环境下能够持续稳定运行。”
法国企业代表皮埃尔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种植和培育技术方面,我们要结合太空环境的特点,研发出适合太空种植的精准灌溉、施肥和光照控制系统,实现太空农业的高效生产。”
王大山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后,总结道:“各位说得都很对,这个项目难度极大,但我们有信心攻克它。我建议各成员单位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专长,分别承担不同的研发任务,技术研发委员会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定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航天领域相关机构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实验条件。”
就这样,在联盟的共同努力下,太空农业机械原型机的研发项目正式启动,各成员单位纷纷投入到紧张而又充满挑战的研发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