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第134章 街亭危局(五)街亭守将人选问题考量

“根据我们前期侦查发现,来歙所守的略阳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而在距离略阳城不远处,有一地名叫街亭。

街亭地势险要,街亭城乃灵帝年间建造,尚能据守,背靠街亭山,山高谷深,不存在有敌军从背后突袭的风险。

只是此城略小,容纳不了太大规模的兵马。只需在街亭城边当道扎营,与街亭城防便可连在一起。一部分吧兵马扼守城池,一部分兵马坚壁营寨。张合若攻来,城内军与营寨军,互为犄角。

攻城,则营寨兵马袭扰张合军本部军阵;攻营,则城内兵马支援。张合倘若分兵,则其军力必无法破城。

如此行事,必然万无一失。只需在此坚守一个月,祁山的后军必然可以抽到出来,合围张合所部,以解除街亭之围。”

诸葛亮将军事部署,包括时间、地点、作战方式、目标全都介绍清楚了,现在只差选择哪位将领去领兵作战了。

“为今之计,是要选择一位能堪当大任的将军,去镇守街亭,完成我们此次北伐最重要、最为关键的一次防御战。哪位将军想领此重任啊。”诸葛亮说道。

各位将士中,想要建功的人有很多,尤其是在正面进攻上邽,没有进展之后,想要立功封侯的将领还是有很多的。毕竟蜀汉还是承继汉朝的传统——刘邦设立白马盟誓,约定“非刘不得称王,非功不能封侯”。

非刘姓称王者,天下人共讨伐。而作为保障前者条款的报酬,那就是非立功者,不能封侯。这是非常公平的一条条款。让无数将士,英勇奋战,只为了换取一个可以世袭罔替的列侯的侯爵职位。

而目前军中资历最深的大将魏延,束手站在一旁,仗着自己手里有一万部曲,以及自己的实力,心中想看看如果诸葛亮不用自己,还能用谁去抵御张合,会不会最后还得来求着自己去。

魏延是当年刘备一手破格提拔起来的,汉中之战后破格提拔担任了汉中太守,当时“一军尽惊”,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汉中太守相当于是封疆大吏,而且是关系蜀汉北方安危的重镇,后来又被封了都亭侯,比赵云的亭侯级别还要高,其在军中的军、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这也就意味着,魏延的资历上永远是先帝刘备的人,和诸葛亮是一样的,有别于其他在刘禅手里(或者说是诸葛亮手里)提拔起来的将领,魏延永远有着巨大的政治优势。当年连三将军张飞都得靠边站,没能得到镇守汉中的重任!

但是魏延这位先主破格提拔的猛将有三个特点,这也是诸葛亮没有用魏延的几点原因。

1、魏延在军中,威风实在是太大,当时除了大领导诸葛亮、和官阶不相上下、资历更深的赵云之外,其他诸将魏延都不放在眼里。很多将领都看见魏大将军都得躲着走。(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2、魏延自视比较高,仗着有听命于自己的部曲,每次出征,都打算分兵单独行动。比如子午谷奇谋,都是想要自己带队,一心想要“如韩信故事”,简直是将自己当成刘邦的兵仙韩信,刘备的武圣关羽了。(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3、丞相不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后,经常背地里发牢骚,说倘若依了自己的计策行事,早就到长安了。甚至在这场军事部署会议上,差点弄的杨仪下不来台,甚至暗戳戳地cue丞相。(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关于大明帝国一六一六:主角穿越到明万历四十四年,此时距离汉人最后一个王朝的覆灭只剩28年。看如何扶大厦之将倾,看铁血大明可歌可泣
凌小蛰2025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关于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方南穿越成了镇国公长孙,本该花天酒地,幸福躺平。不料开始就在烽燧堡从军,又被系统追着完任务。等任务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这个世界的巅峰。
西周牧龙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关于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超爽文,不爽随时来骂!张角穿越到平行世界,发现这里的历史和原来的历史一模一样。他穿越的年代是原历史的1964年,地球此各个国家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趁风口自己抢一块地盘吗!
书就
灭元1399
灭元1399
关于灭元1399:莺莺燕燕,卿卿暮暮。叱咤梨园的风流子,可寄语西厢,可随拾桃花,可悠游牡丹亭上。是在乱世之中尽享风流,还是在风流之中涤荡乱世?
老大河
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
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
关于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王直穿越高武世界成为锦衣卫,还获得了镇(养)恶(蛊)系统,有了统子,我不吃牛肉!吃!吃的就是牛肉!上辈子当了半生的牛马,唯唯诺诺,这一世,那该死的福报谁要谁拿走,反正他不要!这一世,他要疯!他要算计整个天下!不够强时,我克制一点!够强时,你是什么东西!不修仙!不修仙!不修仙!
叁金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