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第138章 需要有大将才能挽狂澜于既倒

此时曹操刚刚睡醒,正在侍从的服侍下穿衣。

“魏王,于将军败了。”

程昱当先一步跪下。

他原名程立,是落魄寒门出身,四十多岁还没有做官,上升渠道似乎被这个世道封死。

是曹操发掘了他的才能,委以重任,才得以身居高位。

因此他改名程昱,意为自己的头上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曹操。

只跟曹操说于禁战败,是先从心理上先降低他的期望值。

让曹操不至于在看到真相后被一下子打击得昏过去。

果然,曹操面色严肃,正襟危坐之后,令程昱将详情禀报给他。

听完,差点两眼一黑的倒下。

曹操一手摸着头、一手抚着胸口,大口喘着粗气,目眩良久,哀叹道:“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呢。”

接着竟然哭泣起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同志就这么哭了。

也不知是哀叹三十多年的友谊,还是伤心那三万大军。

侍从见魏王这般伤心,心下担忧其身体,出言劝告:“于禁七军是被水淹的,非战之罪,并不损害国家威严,魏王切莫伤心过度害了身子啊。”

不曾想曹操大喝一声:“尔等阉竖也敢妄议军国大事。”

随后拔剑斩之。

“仲德,集结群臣前来议事,切不可走漏消息。”

世家遍布朝堂,这时候,该知道的人已经都知道了。

曹操所谓的不可走漏是指别让底层的百姓和士兵们知道。

“是!”程昱拱手起身。

正当他要走出去的时候,曹操补充了一句:“把徐公明也请来。”

程昱心下恍然,魏王这是已经决定再派援军,并且打算令徐晃为将。

很快,一众臣子便纷纷来到前殿。

这时曹操忽然痛哭流涕的感叹庞德公忠大义、为国捐躯,其声音非常悲伤。

“庞德为国捐躯,乃大丈夫也。传令下去,封其二子为列侯,赐其家绢布千匹、金百斤、银千金。”

群臣称颂:“魏王英明!”

一通爱国主义教育下去,前戏演完,就该上正餐了。

“今贼势大,需要有大将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知诸位可有谏言?”

曹操精光如炬,扫视群臣。

武将前排,徐晃已经得到了程昱的提前暗示。

于是他立刻出列请缨,发誓要为国讨贼。

语气铿锵有力,气势如虹,曹操甚壮其气。

对徐晃说,你先带着本部的将士们先去打着。

不着急,我这有的是后手,你等着我会陆续给你派援军的。

殷署、朱盖等人正在北边练兵,到时候我把他们全调派过去让你指挥。

所谓练兵,其实是指正在带兵平叛。

徐晃掐指一算,北方叛乱平定的话,魏王应该还能给自己派遣整整十二营的兵力。

这下他觉得自己或许不仅仅是去救火的,甚至有机会击败关羽。

于是他慷慨激昂地表示一定会打出朝廷的威风,魏王瞧好吧您就。

随后曹操命徐晃挂帅出征。

君臣二人这样你来我往的演完一场戏后,朝堂上重拾信心,气氛也变得轻松许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关于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穿越后,遇到被调戏过的林冲娘子,人家正迟疑要不要自尽,但不认识她的高衙内扭头就走:这妞怎么不整容就出来吓人。林冲野猪林即将遇害,高衙内跑出来尴尬解释不好意思,害错人了。年轻美貌的李清照,坐于汴河边,思索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词为难时,小高衙内哼着小调路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惊为天人……平日里狗仗人势的泼皮无赖官宦子弟们,被整的怀疑人生,无奈惧于大奸贼高太尉权威敢怒
青冥宝宝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关于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曹刘莫名身穿三国时代,迷茫困惑悲痛复仇转变坚定,在这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寻找着回家的路!
翊扬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关于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这是一本遵循唯物史观、以正史和相关史料为基础的小说,非无脑吹)一块宇宙时空碎片,让李缘拥有了穿越过去时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华夏大世、也为了不让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发生,他直接去往了大一统开端的秦国,去见了那位刚亲政的始皇。李缘:我是来帮你开创万世皇朝的!始皇:寡人有自信,不需要帮!可见到原本大秦那二世而亡的命运后,嬴政改口了。先生,可否教我改变历史?我就是为此而
最后一个修仙者
凛冬长夜
凛冬长夜
关于凛冬长夜:一名现代的社畜,死后穿越到明末一名普通百姓的身上,他是接受命运,成为满清治下的顺民,安稳活到老,还是竖起旗帜,驱除鞑虏,恢复华夏文明,甚至让华夏文明再次伫立在世界之巅。
柿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