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第646章 科考内容

太学的建设关乎科举,当下季汉朝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至少表面上刘禅并没有去触碰察举制的利益。

君臣隐隐达成的共识,是察举和科举并行。

这种同一问题而一国两制的情况在汉朝屡见不鲜。

新朝整出点新花样,连带着旧花样一同施行,倒没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只要大家熟悉的察举制还在,就没什么问题。

此次科举,从太上皇宣布迁都长安之后便开始筹备了。

而在更早之前刘禅东出占领弘农郡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要举行科举。

只不过因为工期问题而不得不延期,现在总算是能在建兴元年举行了。

一应规矩以当年成都论才大典旧制为基础,只是在考试内容方面有较大扩充。

虽然是规则顺延前例,但整个科举制度更加专业化法律化了。

刘禅下令法正、诸葛亮和刑部尚书、礼部尚书针对科举制度入国法进行汉律的修订。

因为朝廷惯例的地方察举人才的制度并没有取消,所以大多数人们还没有对科举即将被常态化而有清醒的认识。

而一直以来在邸报上造势,此次科举早已在关中舆论场上占有了相当程度的一席之地。

刘禅最后要达成的目标当然是让科举制度做为汉帝国的人才选举根本制度,被立法予以确认。

而这需要先扩大这一制度的受益群体。

科举考试的分数制度得到了优化,原本由考官打分的规则得到更细致的规划。

任何一个考核的项目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分规则,尽可能消减考官个人喜好对科目成绩的影响。

每一科考试都会设定一定的分数,最后算总分然后择优选取,考试竞争嘛,当然是要算分数的。

当然,刘禅想要设置的规则还有很多。

但是现在,刘禅认为现在是办不到的,因此他压下了自己的冲动。

比如从地方到中央的分级考试。

县试、府试、乡试最后再殿试等,从童生、秀才、举人最后再到进士。

这个制度配合着学籍制度施行,获得地方官学学籍才能继续下一级考试。

如此一来,便能真的让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了。

但是,刘禅明白,现在是办不到的,因为当下的教育环境人才储备根本不具备施行这样制度的条件。

目前能够办到,让天下有出仕意愿的学子,从各个地方自主来到长安,报名参加科举。

这个基础上搞一搞初试、面试,遵照一下优中选优,便已经是将进士选出来了。

再多些条件,恐怕就没有足够的人才补充进来了。

首先是朝廷没有那么多资源,郡学基本上已经有了框架,一些县里的学校也在施工之中。

但是因为科举没有常态化,吸引力不够,基本上能吸引的都是落魄士族、寒门子弟、庶民青少年。

资源不够也就导致现实中没有那么多考生需要过度筛选。

当然,之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兴盛,士人的变多,内卷起来之后,科举取士的规则自然会越来越难。

当然,一些细节制度,诸如糊名制度,监考制度,考试作弊惩罚制度,这些都得到了更细致明确的规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关于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穿越+架空历史+争霸+皇帝+无敌+爱情+搞笑+九皇子)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大新国最废物的皇子,开局被皇帝贬到蛮荒之地。七年后,皇帝一道旨意,迎娶天下最丑的公主。新婚之夜,他发现了天下第一丑女的真面目,竟是绝世美女。俏公主以为嫁给了天下最废物的皇子,她没想到,废物皇子竟然是绝世强龙。且看废物皇子,如何赢得美人归,从蛮荒之地崛起,一步步走向权力之巅。
月逐九天1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关于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江临穿越大明,获得了快递盲盒系统。系统每天都会给他送来一个未来的快递盲盒。有太阳能发电板?有土豆、玉米、地瓜的种子……
吃藕男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