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三囯归墟

第23章 仲达奇谋司马懿

司马懿年少之时,便常于学府之中潜心研习经典。

那学府之内,书声琅琅,墨香四溢。

一日,夫子出题考校众学子对兵法谋略的深刻见解。

众人皆各抒己见,或激昂慷慨,或循规蹈矩,唯有司马懿的答案犹如鹤立鸡群,独树一帜。

他旁征博引诸多战例,从孙武的诡谲用兵,到白起的雷霆万钧,再到韩信的背水一战,每一个例子都被他信手拈来,剖析得入木三分。

夫子听得频频颔首,眼中满是赞许与惊喜。

这日过后,司马懿的名声如春风拂过的花朵,在当地渐渐绽放开来。

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心生骄矜,反倒是更加勤奋刻苦地钻研学问。

他深知,这乱世即将如汹涌的浪潮般席卷而来,唯有让自己饱腹经纶,才能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伟业。

恰在此时,当地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旱灾,土地干裂,庄稼枯萎,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司马懿心怀悲悯,主动向县令进言,以其所学提出了一套应对旱灾和安抚百姓的周全之法。

其中不仅涉及水利工程的改良之策,更包含了精妙的粮食调配策略。

县令初时还有些疑虑,但见司马懿言辞恳切,条理清晰,最终决定采纳其建议。

果不其然,成效斐然,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有了转机。

此事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至州府。

州牧闻之,对司马懿大为赞赏,欲将其招揽至幕下为官。

但司马懿却婉言相拒,说道:“如今虽略有小成,然学无止境,世间学问如浩渺星河,吾还需沉淀些时日,方能担当大任。”

于是,他毅然回归书斋,继续埋首于书卷之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只待风云际会之时,一展胸中的宏伟抱负。

数年后,汉室衰微,风雨飘摇。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

听闻司马懿之才,便差人送去聘书,请司马懿入朝为官。

司马懿收到聘书之时,心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深知,此时的曹氏势力如日中天,汉室已然沦为傀儡。

若应了曹操,无疑是卷入了曹氏与汉室那错综复杂的纷争之中,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他站在庭院之中,望着天边那变幻莫测的云彩,沉思良久。

最终,他还是决定拒绝。

使者听闻司马懿的拒绝,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不悦地警告他莫要违抗丞相之意。

司马懿只是淡然一笑,神色从容,说道:“吾志在研学修身,无意官场的尔虞我诈与纷争,烦请回禀丞相。”

使者无奈,只得悻悻而归。

此后,司马懿闭门谢客,将自己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专心研究天下局势。

他深知,各方势力犹如交错的蛛网,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易涉足。

但他也明白,在这滔滔乱世之中,想要一直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在潜心读书之余,他暗中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

他们相聚于密室之中,共论天下大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他们等待着真正值得辅佐之人的出现,或是时机成熟之际,再出山施展才华,以图大业。

可曹操岂是轻易罢休之人。

不久后,曹操再次遣使者前来,这次使者带来了众多厚礼,言辞恳切,且言说丞相求贤若渴,对司马懿青睐有加,并告知司马懿若不应召,恐将累及家人。

司马懿心中一惊,他深知曹操手段狠辣,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他仍不愿轻易就范,正欲再次回绝。

这时,一旁的父亲司马防开口劝道:

“儿啊,曹操势大,今番若是再拒,家族危在旦夕矣。

且曹丞相雄才大略,或许真能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司马懿听了父亲之言,内心犹如翻江倒海,挣扎许久。

他想起自己多年所学,难道就要因此而埋没于这乱世之中?

再者,若因自己一人之固执,致使家族遭受灭顶之灾,实非他所愿。

最终,他长叹一声,无奈地对使者道:“承蒙丞相厚爱,懿愿往。”

使者大喜过望,连忙带着司马懿踏上了前往许昌的征程。

许昌城中,一片繁华景象,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但在这繁华背后,却暗藏着汹涌的权力争斗和阴谋诡计。

曹操亲自接见了司马懿,看着眼前这位年轻而充满睿智的司马懿,曹操大笑道:“君终入我彀中。”

司马懿恭敬地行礼,心中却暗忖自己未来之路必定充满了艰难险阻,荆棘丛生。

但既已入局,便只能小心应对,步步为营,且看能否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初入许昌,曹操给司马懿安排了一些看似平常的事务,实则是对他能力与忠诚度的暗中考验。

司马懿何等聪慧,自然洞悉了曹操的心思。

他对待每件事都尽心尽力,事无巨细,皆办得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渐渐地,他赢得了曹操的初步信任。

一日,曹操与众谋士在宏伟的殿堂之上商议征讨袁绍之事。

众人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主张速战速决,有的则建议徐徐图之,意见不一,争论不休。

司马懿默默倾听,待众人说完,方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剖析袁绍阵营的利弊时犹如抽丝剥茧,入木三分。

他指出袁绍内部矛盾重重,将领之间不和,彼此猜忌,粮草运输线过长,难以保障供应等诸多弱点。

同时,他建议曹操先截断袁绍的粮草供应,使其军心大乱,然后再各个击破。

曹操听后,眼睛一亮,犹如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当场采纳了他的计策。

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司马懿越发低调谨慎。

他在曹操身边,时刻察言观色,揣摩曹操的心思,巧妙地周旋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

然而,他心中亦有着自己的盘算。

他一面协助曹操处理政务军务,尽显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一面暗暗留意朝中各方势力的分布与动态,洞察人心的向背和权力的消长。

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一步走错,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既要利用曹操给予的机会积攒威望和人脉,拓展自己的影响力;

也要时刻提防曹操那多疑的性格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走着自己的仕途之路。

在曹操麾下效力多年后,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

司马懿深知这是一场更为微妙且凶险的博弈。

曹丕为人聪慧,有治国之能,但曹植亦是才情出众,风度翩翩,深得曹操的喜爱。

一日,曹植设宴请诸位大臣,美其名曰宴饮,实则意图拉拢人心,扩充自己的势力。

司马懿本不欲前往,以免卷入这场兄弟之间的争斗。

但念及自己支持曹丕,必须探知曹植的动静和心思。

于是,他硬着头皮前往宴会。

宴会上,曹植高谈阔论,吟诗作画,尽显自己的才华横溢。

司马懿不动声色,默默饮酒,暗中观察在场诸人的表情神态,揣测他们的心思和立场。

宴会结束后,司马懿匆匆赶去向曹丕汇报详情。

曹丕听闻曹植在宴会上的表现,忧心忡忡,眉头紧锁。

司马懿轻声安慰道:“公子不必过度担忧,植公子虽有才气,但公子您仁厚且长于政治权衡,懂得隐忍和谋略,此乃大王所看重之处。”

随后,司马懿为曹丕出谋划策,详细地教导他如何在曹操面前巧妙地展现自己的治国方略,如何以智慧和策略赢得曹操的认可和信任。

曹丕依计行事,在曹操面前表现得沉稳大气,睿智果断。

曹操见之,频频点头,心中对曹丕的赞赏之意日益增加。

在这场储位之争中,司马懿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谋略,逐步帮助曹丕建立了优势,使其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关于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穿越+架空历史+争霸+皇帝+无敌+爱情+搞笑+九皇子)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大新国最废物的皇子,开局被皇帝贬到蛮荒之地。七年后,皇帝一道旨意,迎娶天下最丑的公主。新婚之夜,他发现了天下第一丑女的真面目,竟是绝世美女。俏公主以为嫁给了天下最废物的皇子,她没想到,废物皇子竟然是绝世强龙。且看废物皇子,如何赢得美人归,从蛮荒之地崛起,一步步走向权力之巅。
月逐九天1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关于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江临穿越大明,获得了快递盲盒系统。系统每天都会给他送来一个未来的快递盲盒。有太阳能发电板?有土豆、玉米、地瓜的种子……
吃藕男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