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阳租了一间会议室。
“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我带来了一盘拷贝,其中预剪了6分钟的内容,大家可以先看看。”
在香江,有一个传统。
卖片花。
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二战刚结束,棒子、本子、湾仔对香江的电影需求极大,香江电影公司片子还没有拍出来就已经卖出去了。
卖片花由此产生。
预售在香江很是在行,不但卖片花,还卖楼花。
不过后来被香江一群妖魔鬼怪给彻底玩死。
比如王家未的《东邪西毒》,片商们一看,我去,武侠片,这么多明星出演!
掏钱!
决不能错过,于是......
还有更过分的,一下子拿出好几部片单,忽悠片商掏钱,每部片子拿百分之三十的定金,结果卷钱跑路,片商被坑惨。
卖片花的初衷是好的,盘活资金,可以更快地投入下一部电影的制作,但以一窝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粗制滥造,赚快钱、坑蒙拐骗,港片不衰败才奇怪。
转过头,怨内地,怨的着吗?
没想到李琦却把它再次捡了起来。
不过李琦的片花可不是香江的那种只弄个海报,印上主演照片就糊弄的样子货。
这是真材实料的预告片,里面有一些经典的打斗场面。
叫片花其实不准确,应该叫预告片。
有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票房打底,现场的气氛很是热烈。
眼看着差不多了,孔阳再次起身,“愿意谈的,支付百分之三十定金,不愿意谈就可以离开了。”
“孔桑,我们愿意支付百分之三十作为定金。”
本子的松竹片商公司的中村休二穿的西装皮鞋,打着领带,一丝不苟地冲着李琦鞠了一躬。
没办法,本子如今的经济还处于失去的三十年,只要能赚钱,就算是舔鞋都愿意。
松竹曾拍摄过《晚春》《二十四只眼睛》《远山的呼唤》等电影,一直是本子电影行业不可或缺的存在。
当初本子的东宝公司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引入国内,被骂的狗血淋头,中村休二也被迫辞职,但结果却是票房大赚。
东宝这一局,赚了17亿日元,约合1349万美刀,按照本子的管理,发行方可以拿百分之六十,也就是810万美刀。
这是什么概念?
比东宝自己拍的大多数电影都赚钱。
如今入职松竹的他,一听说《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在香江接洽,他马不停蹄就赶了过来。
“我们也愿意出百分之三十的定金。”
棒子那边的金永灿见状也连忙报价。
“哼~”
“哼~“
两人几乎同时哼了一声,棒子和本子想看两生厌,都想着压对方一头,此乃惯例。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棒子同样很受欢迎,仅兽耳地区观影人次就突破了30万,票房进入年度前十肯定没有问题。
“我们也愿意。”新、马、泰的片商也唯恐落后,被其他厂商截胡,连忙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