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501章 徐愿

“我一直在暗中仔细观察陛下,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和分析,我发现陛下这个人,其实对大唐的官员并不是完全信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听到徐愿的这番话,李璟佑和江流儿两人的脸上瞬间浮现出疑惑的神情,眼中满是不解。

在他们的认知里,陛下作为大唐的最高统治者,若是不信任自己手下的官员,那这江山社稷该如何治理呢?

他还能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吗?

徐愿见两人满脸困惑,便耐心地接着解释道:“你们仔细想想,陛下自登基以来,真正能够让他毫无保留信任的人,简直屈指可数。”

“一个是齐太师,他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在朝中威望极高,多年来为陛下出谋划策,处理了无数的政务。”

“一个是乾宇商会的吝会长,陛下似乎对他在商业领域的卓越才能极为看重,借助商会的力量,为大唐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助力。”

“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张显怀,负责替陛下监察百官,掌控着朝中的诸多机密情报。”

“以及神武卫大将军秦如召,手握军权。”

“至于其他人,哪怕是从第一、二届咸阳国立学院毕业出来的优秀学生,陛下也只是把他们安置在中层职位,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重用和提拔。”

听到这里,江流儿依旧是一脸茫然,他实在想不明白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忍不住开口问道:“徐老大,可这能说明什么呢?”

李璟佑则微微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听着徐愿的详细分析,他似乎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一丝关键的线索,脑海中一些原本模糊不清的想法开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只是还需要徐愿进一步点明。

徐愿接着深入剖析:“你看,大唐官员众多,可陛下却只信任寥寥几人,这就足以表明陛下对大部分官员是心存疑虑的。”

“而且,陛下还曾多次郑重强调,大唐官员晋升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对百姓好。”

“他总是把‘百姓’二字挂在嘴边,大力倡导‘百姓百姓,天下为公’,所有的决策和改革似乎都紧紧围绕着百姓展开。”

“既然陛下现在派遣锦衣卫下乡,去寻找百姓代表,让他们参与大唐事务的决策,那么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百姓身上寻找突破的机会。”

“一旦百姓成为了代表,未必就不能为我们所用。”

徐愿的语气中带着笃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在他们面前缓缓铺展开来。

听到这话,江流儿的眉头瞬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他满脸担忧地看着徐愿,急忙反驳道:“百姓能为我们所用?”

“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如日中天,他所获得的民心,根本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撼动的!”

“百姓肯定是坚定不移地站在陛下那一边,怎么可能会来帮我们呢?”

作为一个出身咸阳底层的苦孩子,江流儿比谁都清楚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那是一种近乎信仰般的存在,想要从百姓那里寻求助力,在他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关于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终于实现躺平时,夏温娄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古代。事先声明,他一点都不想穿越。何况还是在功成名就、开始享受人生的时候穿越到一个十岁小孩儿身上,所有的辛苦努力通通归零。更糟心的是一来就有一推烂摊子要收拾。恋爱脑的娘,虎毒要食子的爹,吃奶的弟弟,压根不是人过的日子。一顿操作猛如虎,跟渣爹脱离了父子关系,娘也正常了,便宜弟弟还挺讨喜。凑合着过吧。拜师父、考科举、入仕途。小日子
九月醉影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关于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武松被嫂嫂调戏,郁闷之下喝了个酩酊大醉,醒来竟然变成了嫂嫂潘金莲!王婆:大官人放心,老身的计谋,犹如孙武子捉女兵,十捉九着。西门庆:求干娘快快做成小人。(穿越从第6章开始,不想看铺垫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6章开始阅读)
北山智叟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关于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朱棣,你死到临头了,洪武皇帝很快便会下旨,立皇孙朱允炆为太孙。等朱允炆即位,必然会削藩夺爵,你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宗室藩王难逃一死!国赖长君,这大明江山唯有托付于你,方才可傲立于世界之巅。暗中蛰伏,积蓄力量,待到洪武皇帝病重,你便可亲率边军杀入南京请安,让洪武皇帝改立你为太子。燕王,这帽子的颜色不适合你,我送你一顶白色的。锦衣卫诏狱中,洪武大帝听闻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
柯久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关于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一个小子带着系统闯入红楼,本以为是个普通世界,结果接触到了文气从此踏入修行之路.儒家的以德服人,可为什么没人告诉他德居然是一把剑的名字.各学说的修行各不相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本以为撒豆成兵是传说,没想到他真看到了.而他在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是碌碌无为,还是轰轰烈烈.(第一次写简介,不知道怎么写,本书多女主,但不是圣母,有自己的规划)追求逻辑合理性.
农历二月十二
我乃边军一小卒
我乃边军一小卒
关于我乃边军一小卒:乾,大历十三年,秋末。大太监魏忠祸乱朝政,三路藩王进京勤王,实则各有算计。至冬至,金军犯边,大乾镇北军和金军在辽东白龙山一场大战,惨败!五万将士血洒疆场。大历王朝内外交困,大厦将倾!于此同时,刘根穿越战场,推开身上死尸,在尸山血海中爬了起来,一刀便砍下一个金军鞑子的头颅!
六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