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守卫压低的问询声。还没等楚启安出声询问,帐帘猛地被掀开,一个身形佝偻却脚步匆匆的太监闯了进来。
“安王接旨!”太监那如夜莺般尖细的嗓音,宛如一把利剑,刺破了帐内原有的静谧。
楚启安闻得此声,如触电般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袍,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到营帐中央,犹如一座沉稳的山岳,单膝跪地,其声音恰似洪钟,沉稳有力:“臣接旨。”
帐内的气氛瞬间如冰冻结,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太监清了清嗓子,宛如黄莺出谷,展开手中那如太阳般明黄的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江湖之乱,如乱麻般丛生,匪盗之徒,似蝗虫般横行,扰民生计,乱我朝纲。朕念安王楚启安,忠心可鉴,智勇双全,特赐其权柄,如利剑般斩断江湖乱象,如春风般吹拂江湖秩序,还百姓以太平。望安王不负朕望,如苍鹰翱翔,悉心筹谋,务必达成所愿。钦此!”
宣读完毕,太监宛如捧着稀世珍宝一般,将圣旨轻轻卷起,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宛如捧着一颗跳动的心脏,走到楚启安面前。楚启安则如同接受圣物一般,双手庄重地接过圣旨,举过头顶,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恭敬地说道:“臣遵旨,定当殚精竭虑,不负陛下重托。”
太监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缓缓走近楚启安,微微前倾身子,在他耳边低语道:“陛下说了,大胆地去做吧。陛下就是你的后盾。安王,老奴回宫复旨了。”声音虽轻,却如同黄钟大吕,在楚启安的耳畔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楚启安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轻声道:“知道了,白公公辛苦了。”
太监连忙摆手,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容,说道:“安王言重了。老奴告辞。”说罢,转身快步走出帅帐,那略显佝偻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
楚启安望着太监离去的方向,久久未动。手中的圣旨似有千钧重,承载着皇帝的信任与期望,也背负着江湖的安危和无数百姓的太平。
许久,他才如梦初醒,仿若大梦方觉,将手中的圣旨如捧稀世珍宝般递给一旁的谢述星,神色凝重得好似泰山压卵,沉声道:“述星,务必要保管好。此次乃是夜半三更,月黑风高之时暗中传旨,所以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莫让这圣旨如那白昼之月,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
谢述星双手如捧金瓯般接过圣旨,小心翼翼地将其收好,仿若那是他的身家性命一般,郑重地点点头:“小安王放心,我定会如那护雏的老母鸡般,妥善保管,绝不让此事如那决堤之水,泄露分毫。只是……”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如那被乌云遮蔽的星辰,“江湖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犹如那乱麻一般,此次王爷奉命整治,怕是如那逆水行舟,困难重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