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从始皇开始

第139章 力挽狂澜者

郭子仪(697 年 - 781 年 7 月 9 日),字子仪,别号郭令公、郭汾阳,华州郑县人,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兴之臣。其出身太原郭氏,为寿州刺史郭敬之之子。

郭子仪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凡六十余年。他的主要功绩包括:

1. 平定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禄山反叛。郭子仪率军出单于府,收静边军,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云中、马邑,打通东陉关,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至德元年(756 年),郭子仪与李光弼出井陉关,在九门大破蔡希德,南下攻打赵郡,生擒伪太守郭献璆。后在嘉山列阵,大败史思明军,河北各郡纷纷斩杀史思明部守将,迎接郭子仪军队,河北就此平定。

至德二年(757 年),郭子仪率军在京西香积寺以北与叛军交战,斩首六万余级,收复长安。休整三天后,继续东征,又收复东都。河东、河西、河南三地郡邑都被平定,郭子仪因功被加司徒,封代国公。

2. 抵御外族入侵: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郭子仪在黄河之畔击败安军,生擒叛将安守忠。

唐代宗时期,面对吐蕃的入侵,郭子仪数次击退吐蕃。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入侵时,郭子仪劝退回纥,稳定了唐朝的边疆局势。

郭子仪因功累迁至兵部尚书、司徒、太尉等职,爵至代国公,后又进位汾阳郡王。唐德宗李适朝尊郭子仪为“尚父”。建中二年(781 年),郭子仪于家中病逝,寿享 85 岁,获赠太师,谥号“忠武”,陪葬建陵,配享代宗李豫庙庭。

郭子仪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忠诚的品德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成为唐朝的中流砥柱,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所敬仰和赞誉。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极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人欲而人不非之”。

李光弼(708 年-764 年 8 月 15 日),契丹族,祖籍营州柳城,京兆万年人。他是唐朝中期名将,与郭子仪并称为“李郭”,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将之一。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出身及早期经历:

李光弼出身于“柳城李氏”,祖上为契丹贵族,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长,武后统治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与朔方节度副使,册封蓟郡公;其母李氏为燕国公李楷固之女,才貌双全,后册封为韩国太夫人。

李光弼自幼严肃、坚毅,有雄才大略,擅长骑射,熟读班固的《汉书》。开元年间,年少从军担任左卫左郎将,后历经多职历练,逐渐崭露头角,因击破吐蕃与吐谷浑的战功,进封为云麾将军。

2. 平叛战功:

常山、嘉山之战:天宝十五年(756 年),经郭子仪举荐,李光弼出任河东节度副使。他与郭子仪东出井陉,收复常山郡,善待降将史思义。后采用“以逸待劳”之策,以五百劲弩杀退史思明的两万兵马。随后又联合郭子仪于九门西大败史思明,收复藁城等十余座县城。六月,在嘉山之战大胜叛将蔡希德、史思明和尹子奇,斩首一万余级,生擒四千,消息传开,河北十余郡重新归顺唐朝。

太原之战:至德二年(757 年),叛将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率众十余万攻打太原。当时李光弼历经河北苦战,麾下仅有不足一万的士卒,但他否决筑池固守的建议,亲率士卒百姓于外城挖掘数十万壕沟。他还采用挖地道、用抛石车、地道擒敌等策略,成功抵御叛军。最终大破敌军,斩首七万余级,极大地鼓舞了唐军士气,为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

河阳之战:乾元二年(759 年),史思明兵分四路进攻汴州,李光弼让汴滑节度使许叔冀坚守汴州十五日,自己则返回洛阳布置。许叔冀归顺敌将史思明后,敌军兵锋直指江淮地区。李光弼率部赶至洛阳,决定移军河阳。在河阳之战中,他指挥若定,让部将李抱玉坚守南城,自己则镇守中潬城,采用部将荔非元礼之策,击溃敌将周挚的进攻。最终唐军斩首一万余级,生擒八千人,俘获二千马匹,军资器械不计其数,李光弼取得大胜。

镇压起义:广德元年(763 年),他还平定了浙东袁晁起义,维持了东南的稳定。

3. 晚年及结局:随着战功的不断累积,宦官鱼朝恩开始担心李光弼功劳过大压自己一头,所以处处使绊子。李光弼自安史之乱开始一直战斗到结束,却因郭子仪被弃用、来瑱被诬陷致死等事件,对宦官产生恐惧。安史之乱之后,李光弼退守徐州,不管唐代宗怎么召见他、需要他,他都不敢前去面见皇帝,这让他在别人看来有拥兵自重之嫌,他曾经的老部下也不再敬重他,最终他忧郁生疾,于广德二年(764 年)病逝于徐州,终年五十七岁。

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严谨,善于谋定而后动,以少胜多,战功卓越,被《新唐书》评价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他为唐朝的稳定和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军事才能和功绩在历史上得到了高度认可。

李泌(722 年 - 789 年 4 月 1 日),字长源,唐朝中期着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诗人。他是北周“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祖籍辽东襄平,西魏时迁居京兆府。其一生主要经历如下:

1. 早年经历:

聪慧早显:李泌自幼便以聪慧过人闻名,唐开元十六年(728 年),年仅六岁的他在朝廷广招讲论佛、道、儒三教之人到宫中辩论时被推荐入朝。面对唐玄宗和燕国公张说的测试,他对出“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的下联,得到玄宗赏识,被赐五匹锦缎。张九龄也对他的前途极为看好,与他交往密切,还称他为“小友”。

才学广博:长大后,李泌对《易经》研究尤为精湛,经常漫游于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思慕神仙的长生之术。天宝年间,他向玄宗上书《复明堂九鼎议》,论及时势和治国之道,得以授诏翰林,供奉东宫,因此与太子李亨结为布衣之交。

2. 安史之乱期间的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关于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撞大运之后的裴清创越到大庆王朝,作为当今女帝未婚夫,却被人陷害身处青楼,面临随时被女帝砍头的危机,为了活下去,他一改平时的忍让,利刃出鞘,夺了女帝江山,一统天下!
一只小熊孩子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关于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大厦将倾,王朝将覆。强敌屡叩边关,天下盗贼横生,水浒乱世,人命如草芥,百姓如蝼蚁。这世道不想让人活,杨哲便打破这世道活下去。闯出一个,太平盛世;活出一个,朗朗乾坤……
阿慕666
锦绣芳草湖
锦绣芳草湖
关于锦绣芳草湖:本故事以真实历史背景和人物为基础,讲述了芳草湖以林跃为代表的疆三代们从青春迷茫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到紧跟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奋斗进取建设家园,创建美好生活的故事!
桃煊
明末混日子
明末混日子
关于明末混日子:一位小人物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他将何去何从……?也许他会改变这里,也许他照样只是一个尘埃,轻轻的来轻轻的走,也许他努力了,只是失败了,不管怎样,生活照样要继续,明天依然会到来,只是他不在是那个少年
睡觉打蚊子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关于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边陲城外的荒山野岭中许安穿越到到一个痴傻乞丐身上。主角凭借前世传世诗词在人们震惊的目光之下文压天下才子,斩获不世诗仙之名。白嫖花魁,俘获侠女勾搭郡主,迎娶巾帼陷阵夺旗,斩将首级为生民立命,护天下太平!高阁之上,许安仰天长叹天若不生我许安,人间诗坛夜长黑!
铅笔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