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第15章 就拿朱元璋来举例吧

“然而,这并不仅仅是朱五四一家的遭遇,而是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农民的遭遇。”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天灾人祸,土地就会越来越集中到地主的手中,地主的资产越来越雄厚,而被剥夺的农民也会越来越多。”

“而这,就是土地兼并的一个大概过程。”

朱元璋点头。

朱辰刚刚说的一切,几乎都是他亲身经历。

只不过他不知道,原来这个被地主巧取豪夺土地,进而被地主剥削的过程,叫做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被地主强取豪夺了土地,可是对于整个王朝而言,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朱辰继续道:“朱五四一家成为地主家的佃农,相比于以前,他们要干更多的农活,但收入却更低了,因为他们要将大部分的收成交给地主作为租金,不过即使这样,朱五四一家仍旧如同野草一样,顽强的活着。”

“但是,厄运专找苦命人,麻绳专找细处断,因为穷人抗风险的能力太弱了,所以只要一点点意外,就足以让他们家破人亡。”

“又一场天灾降临,朱五四一家又没有粮食了,他们只能再找地主家借粮,但是这个时候,地主家却不肯再借粮给朱五四了,为什么?”

“因为地主知道,朱五四家已经没有了土地,家徒四壁,没有了任何他们可以剥削的东西,他们又怎么肯再借粮?”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眶已经红了。

他清楚的记得,那一年,父亲出门借粮,回家的时候,那个落魄愁苦的身影,年少的他当时候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是很快,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如山崩地裂般猛烈,让年少的他遭受了沉重的当头一击。

“没有借到粮食的朱五四一家,陷入了绝境。”

“最开始,是朱家的顶梁柱,为了老朱家一家子大大小小倾尽一切的朱五四,活生生饿死了,紧接着,是朱元璋的大哥,然后是大哥的儿子,再然后是朱元璋的母亲。”

“亲人一个接着一个饿死,年少的朱元璋只能眼睁睁看着却又无能为力,朱元璋当时有多痛苦,常人恐怕难以想象。”

朱辰并没有想太多,他只是想借朱元璋的例子给老黄讲明白土地兼并的过程以及危害。

所以,朱辰只是客观的陈述,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波动。

然而……

听朱辰讲述这一切的老黄,却是情绪异常激动,眼眶通红,呼吸不自觉的加重,眼中充满了痛苦与追思。

朱辰有些看傻了。

这个老黄的代入感有些夸张了。

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就是朱元璋呢。

不过怎么可能。

自己书店的忠实读者,怎么可能是朱元璋?

朱辰撇去心中不切实际的想法,继续道:“朱五四一生勤勤恳恳,老实巴交,从未想过要算计谁害过谁,只想过好他的小日子,但就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家庭倾尽一切的他,最终却是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甚至,一直到死,朱五四恐怕也没有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种了一辈子地的他,死了以后竟然连一块小小的安葬之地都没有,怎一个惨字了得。”

“没有饿死的朱重八和其他兄弟姐妹,只能选择迫不得已的另外一条路,成为了流民,成乞丐的成乞丐,当和尚的当和尚,艰难求生。”

“朱五四一家的遭遇够惨了吧?”

面对朱辰的问题,朱元璋重重的点头。

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但再一次提起的时候,朱元璋的胸口还像是压了一块铅石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朱辰面前,他也想掩饰自己的情感,但他做不到。

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不能够放下分毫,可见那些事情对他的创伤有多大。

朱辰继续道:“但是,这样悲惨的家庭,在全国各地却到处都在发生着,无数的家庭在遭遇着和朱五四家一样的惨剧。”

“你说说,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会怎么做?”

朱元璋咬牙回道:“揭竿而起。”

“不错。”

朱辰点头:“因为大家都活不下去了,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揭竿而起,奋起反抗。”

“一个人反抗,也许掀不起什么浪花,一群人反抗,也许很容易就镇压下去了,但是全国各地四起的反抗,就会想四处渗水的大坝,想要堵住可没有那么容易,溃口会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不可阻挡之势。”

“这也便是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往往是一个王朝走向灭亡的征兆。”

“而在元朝末年的那场农民起义中,朱元璋逐渐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他从微末中崛起,最终完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帝业,成为一代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眼中隐隐闪过一丝骄傲之色。

他能够从尘埃中崛起,走到人世间最高的那个皇位,即使是放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他也绝对担得起传奇二字。

故事讲到这里,朱元璋也彻底弄明白了土地兼并的概念。

他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的时候,朱辰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朱元璋建立了新政权以后,原本依附于元朝的贵族地主等几乎被消灭,于是,在朱元璋的新政权下,这些土地和财富将被重新分配。”

“朱元璋的家族以及那些追随朱元璋打下天下的人们率先获得了这些土地和财富,成为了新的贵族和地主,而且因为经历战争,人口稀少的原因,原本佃农们也可以去开垦属于自己的土地,从而摆脱佃农的身份。”

“新朝新气象。”

“明朝在朱元璋的带领下,逐渐稳定下来,人口增加,开始走向欣欣向荣的局面。”

朱元璋点头。

现在的大明,就是处于朱辰说的那种状态。

经过了苦难的少年时光,艰苦的创业时光,命运之神终于向他露出了笑容,他对现在大明欣欣向荣的局面很满意。

然而……

朱辰继续道:“在一个王朝运转的过程中,天灾再所难免,对吗?”

朱元璋点头。

在登上皇位后,对于这一点他的感受更深了。

华夏地大物博,但同样因为此,所以全国范围内发生灾害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旱灾,洪灾,雪灾,蝗灾,地震,饥荒等等等等。

三年一大灾,两年一小灾,几乎成了常态。

赈灾成了朝廷的重要课题。

每一次赈灾,都让朱元璋头痛不已。

因为赈灾需要钱啊,刚刚稳定下来的大明最缺的就是钱了。

朱辰道:“天灾无情,遭到天灾影响的地区,大量底子薄的家庭将受到严重的影响,由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沦为灾民。”

“这个时候,正在欣欣向荣的朝廷,当然会积极的赈灾。”

“但是,朝廷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再加上从上到下难免有各种腐败,不可能每一个灾民都得到救济,甚至可以说,很多灾民得不到完全的救济。”

“这些得不到完全救济的灾民唯有自救,而自救的方法,无外乎两个,一个逃难成为流民,一个就是借钱借粮。”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第二个,也就是借钱借粮,而他们能向谁借?当然是有钱有粮的地主。”

“到这里,你发现一个什么东西没有?”

“土地兼并又悄然冒头了。”

话音落下,朱元璋已然瞠目结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关于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魏皇帝常年勤政,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女帝年幼,且朝廷局势愈发动荡,皇帝遂命魏武王返京辅政。软萌可爱的女帝向魏武王撒娇道:皇叔,帮帮朕可好?好吧。.....十年后,众朝臣进谏,让女帝繁衍后嗣,巩固大魏根基。美若天仙的女帝在魏武王耳旁轻语道:皇叔,帮帮朕可好????......
三月渭城
惜芳时
惜芳时
关于惜芳时:作为冷宫里的公主,楚心从小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便要靠自己去算计,只是人这一生总有累的时候,尤其是在绝望过后寻到一处暖阳而又被毁灭之时。…楚心:你可以算计任何人,但千万不要也算计我。萧止:任何人都是我手里的棋子,但你是我的整颗心。…一场有意的错嫁让这些承诺落了空,楚心明白自己终究也成了一颗牺牲的棋子,那一刻所有的承诺誓言通通便不做数,她绝不原谅。数年后萧止盯着那宫殿处燃起的熊熊大火,双目
芋圆奶茶
我不叫谢石头
我不叫谢石头
关于我不叫谢石头:程序猿谢石意外穿越到魏晋时期,竟然偶遇了竹林七贤?!只对历史有一点的了解的他,该怎么应对自如?开始他荒诞的穿越之旅!
欧阳安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关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贾珏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贾家庶子同辈。他借助系统,凭借现代知识与过人智慧,在异族扣关时活捉单于,回朝掌握兵权。贾府之中,他收服诸多原着女子。贾珏一路改革创新,以理性、机智、心狠手辣的手段向着目标进发,开疆拓土。他在这个红楼时期的世界里,凭借各种金手指,开启一段强爽之旅。
书山有路秦为静
三国之风起扬州
三国之风起扬州
关于三国之风起扬州: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三国鼎立的壮阔历史画卷中,主角横空出世,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书写了一段超越时代的争霸传奇。张固,本是现代世界的一名普通青年,因缘际会之下,穿越到了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面对即将崩溃的汉室、割据一方的诸侯、以及蠢蠢欲动的外族,张固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凭借着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超前的知识,逐步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兜兜闹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