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其实也不敢有丝毫的不满与反抗,毕竟所有的关键技术都牢牢掌握在汉唐集团手中。
而且在整个行业中,也只有汉唐集团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储备,才有能力对固态电池进行持续升级与创新。
当然,固态电池并非千篇一律,其中也存在着质量的优劣之分,犹如夜空中的繁星,有明亮璀璨者,也有黯淡无光者。
哪怕是中低端的固态电池,在这十八大动力电池公司当中,也存在着极大的质量差异和层次区分。
在这激烈的竞争格局中,依然以龙德时代的产品质量最为出众,堪称行业标杆,比亚迪则紧随其后,稳稳排在第二。
其他的动力电池公司则如同追逐星辰的行者,紧紧跟在比亚迪的后面,努力提升自身产品质量,试图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除了汉唐新能源公司以高端固态电池独树一帜外。
整个动力电池的格局在这场变革初期似乎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流涌动。
炎黄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在世界的占比如同正在崛起的巨人,又悄然上升了许多,逐渐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而国外的车企以及联合起来的动力电池公司,虽然也在努力研发生产固态电池,但他们的成果在楚云天眼中,根本就不足为惧,仿佛是小孩子过家家般的幼稚尝试。
别说是楚云天这样的行业领军人物,就连其他的动力电池公司在这段时间也没有对国外的进展有任何的关注与反应。
他们全部都埋头苦干,如同勤劳的蜜蜂,一心只想在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提升自身的实力与影响力。
而当楚云天抛出这一极具震撼力的向下兼容计划时,所有的动力电池公司以及那些得到消息的小型锂电池公司,瞬间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彻底地炸开了锅。
按照楚云天的精心规划,所有的小型固态电池,将由他统一交付给 18 个动力电池公司。
再由这 18 个实力雄厚的动力电池公司将产能巧妙地下放到其他小型的电池公司当中。
从而形成一个庞大而高效的产业网络,带动整个产业如同高速列车般快速发展。
其最终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全面取代市面上所有的锂电池,让固态电池如同涓涓细流,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因为电池爆炸或者燃烧所造成的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
纵观近几年来,居民区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而其中绝大多数都与锂电池的安全隐患密切相关。
每一次火灾事故都会如同恶魔的利爪,造成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的灾难和痛苦,其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深远,令人不寒而栗。
为了避免再度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楚云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实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精心谋划了这一借助众多小公司力量,快速将锂电池取而代之的宏伟计划。
而且,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为社会的安全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