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好奇的看向方南枝,这就是爷爷收的那个女孩徒弟?日后和他们一起跟着爷爷读书那位!
这女孩在读书上有什么过人之处!
惊讶归惊讶,他们还都是很有礼貌的,年纪最大的郑大郎率先走上前,礼貌打招呼。
“我是郑锡云,今年十一岁,你在这里有什么事不懂,可以找我。”
方南枝也礼貌回复,然后毫不意外的,再次叮叮当当的从背篓里面翻出一个小礼物。
“我知道你,这是我特意给你准备的礼物!小小心意,你拿着!”
来之前,她就准备好了,方南枝觉得,自己毕竟是他们爷爷的徒弟,辈分上,是大了这些人的,长辈见小辈,自然要准备礼物。
郑锡云有些惊讶,和意外的欣喜,他开心道谢。
这位实在太客气,他们都没见过面,竟然还特意给他准备了礼物的吗?
这礼物是单他一人独有,还是全都有?
接下来两个弟弟依次上前介绍自己——
方南枝:“锡日,我知道你,这是我特意给你准备的礼物!小小心意,你拿着!”
到了最后一个,方南枝拿出最后一份礼物:“锡瑾,我知...”
郑锡瑾笑着抢词:“知道我,特意给我准备的礼物,小小心意是吧?”
旁边,第一个被骗的郑大朗侃她:“不是说特意准备的吗?”
方南枝挠挠头,害羞笑笑:“是特意的呀,先生是特意准备的大心意,师兄是特意准备的小心意,你们是特意准备的小小心意。”
几人:......别说,还挺合理。
郑夫子看了个趣儿,出声道:“好了,都别闹了,该考功课了。”
几个孩子们一溜烟的按照辈分排排站好在郑先生面前。
方南枝岁数小,但辈分最大,因此,排在第一个。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那本书,背诵这一整章。 ”
话落,不止是被考的方南枝,剩下几个孩子们齐齐思考起来。
还不等他们几个想出来,方南枝已经开始回答了。
“出自《大学》,《康诰》曰,克明......无所不用其极。”
顺利的背下全篇。
“这句话的意思是,商汤王刻在浴盆上的话意思是:“如果能有一天的新改进,那就应该坚持每天改进,一直不停改进自己。”《康诰》中又说,鼓励人们摒旧取新。”《诗经》中说,周朝虽是古国,但却受了天上之命,自我改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没有一处不追求完美。”
郑夫子头也不抬,继续道:“背诵大学全篇并翻译。”
兄弟几个心想,这可不简单,她能背下来吗?
方南枝没想那么多,直接背了起来。
“大学之道......则近道矣。”
方南枝这一背足足背了半炷香的时间,中间也只是偶尔略有卡顿,但很快又能自己想起来。
旁边几兄弟心中惊讶,对方南枝更是高看了几分,居然真全背下来了。
接下来便是全文翻译。
三兄弟暗暗看向方南枝,她真的能全篇翻译?
事实证明,方南枝能。
虽然有些部分和书中标注的释义有所不同,是她用大白话说的,但意思都差不多,全都对了。
这一番下来,三人已经不敢小瞧方南枝。
郑夫子却是一句夸奖也没有,紧接着便继续考:“背诵《论语》全篇并翻译。”
这次,方南枝就没有那么顺了,论语只背到了三分之二,翻译也同样。
她有些紧张的看向郑夫子,郑夫子严厉的脸上却露出温和浅笑:“你能背到这份上,不错。”
几人考的内容都差不多,都是先抽取其中几句话,让他们接上下的诗词,亦或是翻译,这一轮过后,便是全篇背诵。
最后半个时辰下来,郑夫子得出结论。
方南枝背书超过了他两个年纪小的孙子,但没大孙子厉害,大孙子把《大学》、《论语》,全篇都顺利的背诵并且翻译下来了,饶是如此,郑大郎也惊呆了,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
方南枝才读书多久,而自己读了这么些年了,平日里自诩自己是个聪明的,如今,却就比这么个小丫头强了一点点。
他下定决心,自己要更努力一些,而后就默默退走了,身后,另外两个弟弟也默默垂头跟上大哥的步伐。
自己岁数与方南枝差不多大,却比不过一个女娃!
这认知,让他们觉得很有压力。
郑先生都看在眼里,和颜悦色对方南枝道:“好了,今日考功课就到这里,都去歇着吧。”
方南枝松口气,去到一旁桌案旁边坐下,郑婉茹赶忙给她倒了杯温水。
方南枝不和她客气,一口就把水咕咚咕咚闷了,动作十分豪迈。
旁边,郑婉茹看向她的眼亮晶晶的,满是崇拜。
她一直觉着自己哥哥们都是聪明的,谁知道,自己的好朋友居然能一口气超越她两个哥哥!
她的朋友好厉害!是她两个哥哥那么聪明!而且刚才背书的样子,可太迷人了。
方南枝还不知道自己的朋友隐约要变她的小迷妹,喝完水,和郑婉茹说了声谢,从背篓里拿出今日的课业,交给郑先生。
郑先生觉着,这课业有些少。
不等人出声,方南枝赶快解释:“先生,我近日学的可多了,读一日书、隔天就得去济世堂给人把脉,剩下半日还要和师傅学医术,每天晚上还要背医书,可辛苦了呢。”
郑先生闻言,点点头。
“确实很忙啊.....”
方南枝见状,悄悄抬眼看郑先生,心里有些侥幸,莫非先生心疼自己,想给她减减课业什么的?
“不过,你两日只去半日济世堂,时间太短,这样不好,这样,我这里也分半日时间给你去济世堂吧。”
方南枝高兴的差点蹦起来,去济世堂好歹能和人说话,比读书好玩一点!
“不过...”郑夫子瞧她那样,眼里含笑,而后话音一转:“那你以后每日下午来上课,再晚下学两个时辰补回就是。”
方南枝:?
那她忙的时间岂不是要更多了!
“别呀,先生!”方南枝欲哭无泪:“学生真的忙不来啊,而且,太晚回去,我爹娘会担心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