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陈宇凡没有足够的能力,那对方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看来......我现在就要开始对国产润滑脂进行研究了,至少要有一些新的思路或者是小的成果,能够提供给研究院那边才行。”
“而且我的研究成果,还必须要能得到对方的认同,研究院才会同意我们加入这个科研项目。”
陈宇凡得到消息后,丝毫不敢耽搁。
他深知此次机会千载难逢,必须牢牢把握。
刚送走杨厂长的助理,便快步朝着刘胜东的办公室奔去。
到了办公室,陈宇凡推开门。
刘胜东瞧他一脸焦急,便知定有要事。
“刘工,我们的工作来了!”
陈宇凡说道。
接着将工业研究院的意思,全部都告知了刘胜东。
刘胜东听完。
眉头紧蹙。
他心里明白这任务艰巨无比。
毕竟红星轧钢厂这边,对于国产润滑脂的研究还没开始呢。
而工业研究院那边,都已经对此展开半年研究了。
更何况......
工业研究院那边,都是水平极高的工程师,各个都是业界大牛。
而他们这呢?
唯有陈宇凡和刘胜东两个人,水平才算是凑合的。
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要研究出一点成果来?
而且还是能让对方满意,让对方看得上的成果......这难度也太大了!
但刘胜东瞅见陈宇凡坚定的眼神,还是用力地点点头。
这件事既然已经决定要做了。
那就不能打退堂鼓,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行,陈工,咱一块儿干!”
两人旋即来到技术间。
这里摆放着不少的工具、仪器、以及装着润滑脂样本的瓶瓶罐罐。
在之前,这些瓶瓶罐罐都是没有的。
红星轧钢厂主要是生产工作,这里的工程师也不搞研发。
这些瓶瓶罐罐和部分仪器,还都是今早才弄来的。
陈宇凡深吸一口气,开始在脑海中梳理过往所学与实践经验。
系统给他的知识很庞大,堪称海量。
但是,其中并不存在国产润滑脂的配置方法。
简而言之。
系统给了他能力,而不是答案。
有些东西,必须陈宇凡自己去研究才行。
他思索着能突破当下困境的办法。
陈宇凡很清楚,这么短暂的时间里,想要研究出什么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需要做的是——探寻新方向。
如果提供出一种可行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尤其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
那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和一些简单的实验数据,他就能够整理出一篇报告出来,以此来打动工业研究院的专家们。
思索片刻。
陈宇凡眼睛陡然一亮。
说道:“刘工,我琢磨着从动植物油脂的深度加工方向入手。”
“咱们都知道,蓖麻油这类动植物油脂是润滑脂的常用原料。”
“可我们一直都是简单加工使用。我想,要是对它们进行深度化学改性,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刘胜东面露疑惑。
“深度化学改性?咋做啊?这能行吗?咱以前可没试过。”
陈宇凡耐心解释。
“我们可以利用当下的酯化反应、皂化反应等技术,对蓖麻油进行处理。”
“比如,通过特定的酯化反应,改变油脂分子的结构,让它的耐高温性能更好。再结合皂化反应,调整生成皂类稠化剂的比例和特性,增强润滑脂的整体稳定性。”
刘胜东听着陈宇凡的阐释,频频点头。
不过其中很多内容,他其实也听不太懂,反正就是一知半解的。
毕竟刘胜东是搞实践的,和科研派还是有些区别。
不过他还是渐渐被陈宇凡说服。
“好,那就试试!可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参数咋确定呢?”
陈宇凡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
一边说道:“我们先从调整酯化反应的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入手。”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些国外资料,有类似的尝试,我们可以参考着设定几组实验参数。”
“然后对生成的产物进行分析,再进行皂化反应,同样调整不同的反应条件,观察润滑脂成品的性能变化。”
两人迅速分工合作。
刘胜东负责翻找厂里过往的实验记录,以及能找到的相关技术资料,争取从中寻找有用的数据和经验。
陈宇凡则着手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仔细计算各种原料的配比。
整个实验室里。
唯有纸笔的沙沙声和仪器轻微的运转声。
一连忙碌了几个小时后。
前期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陈宇凡设计好了实验思路,终于开始动手操作。
陈宇凡拿着装着蓖麻油的试剂瓶。
对着灯光仔细查看。
透明的油液在玻璃瓶中微微晃动,散发出淡淡的气味。
他将一定量的蓖麻油倒入反应釜中,随后加入精心称取的催化剂,眼神专注地调整着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器。
温度一点点上升。
刘胜东在一旁紧紧盯着秒表,负责记录着反应时间。
同时,陈宇凡一直在查看温度计,确保温度稳定。
随着时间推移。
反应釜内的液体开始发生变化,颜色逐渐变深。
陈宇凡小心翼翼地打开反应釜的取样口。
用滴管吸取少量产物,滴在载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显微镜的目镜,脸上露出思索和期待的神情。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