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

第176章 谁能掌握海权,谁就能掌握一切

“区区一个东瀛而已。”

此刻,蓝玉却是脸色难看无比:“大不了,就是打仗。”

“之前无法消除东南倭寇之乱,是因为我大明军队,忙着对付北元,无暇东顾,但现在......”

“错了。“

结果这时,任以虚却是缓缓摇头说道:“海权,不仅仅是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大海上畅通无阻,更代表着,他们能得到外界的知识...”

“就像是当年的唐朝之时,东瀛快速吸收唐朝的文化制度,导致他们快速从蛮夷奴隶时代,转为封建时代。”

“一旦掌握海权,他们就能跟其余诸国进行贸易,并得到其余诸国的知识,文化。”

“只需要上百年,东瀛这处小岛,就能快速成长起来!”

“这么夸张?”

朱元璋微微一愣:“不是说,我华夏文明现今还有碾压性的优势?”

“但也不会永远保持这种优势啊。”

任以虚很是无奈的说道:“天下诸国,有的是能人异士,人家凭什么就不能出个圣人?”

“骄傲自满,是亡国之道。”

朱元璋一怔,却是轻出一口气,神色凝重的点点头:“这话说的是。”

随着任以虚不断献策,大明不断征伐诸国......

不知不觉间,朱元璋的心态是有些膨胀。

如今任以虚这一言点醒,却是让朱元璋有种如梦初醒之感。

骄傲自满,往往是亡国之因啊。

当下他连忙说道:“大明说完了,你再说说那东瀛?”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当下他不敢再轻视任何一个敌人,哪怕是东瀛这个华夏的不孝子。

而他对东瀛,实在是知道甚少。

任以虚微微一笑说道:“这就对了嘛,不过要说东瀛嘛......咱们还是得从地理环境入手。”

“我前面已经说过,地理环境会塑造一个国家的文化,而文化又能塑造一个国家的心态。“

“从外部地理上来看,东瀛由几个岛屿构成,地域不广,孤悬海外,周围都是大海。”

“再从内部地理看去,东瀛各处丘陵遍布,平原不多,各种物产也不算丰厚。”

“而且火山,地震频发,可以算是一处贫瘠之地。”

“以上特点,代表着东瀛资源不够丰富,这将使其很难维持住中央集权。”

“毕竟中央集权........是要以庞大的资源作为支撑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东瀛天皇自古以来,就只是一个吉祥物,大权旁落,几年前,东瀛都还处于战国时代。”

“当然,别将其当成咱们春秋战国时的那个战国,因为东瀛实在是太小,人也太少。”

“大明的一个县,放在东瀛,就可称为一国。”

“但无论如何,这些特点,都导致东瀛极乱,天皇无实权,哪怕是现在刚刚结束战国时代,东瀛大权,依然是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但是幕府将军其实更换也算是频繁,在幕府将军之下,又有诸多大名,他们各自占据一国......”

“现在的东瀛,是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当政。”

这番话说完,却是简直快将朱元璋给侃晕。

他们哪里知道这么多细节。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关于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魏皇帝常年勤政,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女帝年幼,且朝廷局势愈发动荡,皇帝遂命魏武王返京辅政。软萌可爱的女帝向魏武王撒娇道:皇叔,帮帮朕可好?好吧。.....十年后,众朝臣进谏,让女帝繁衍后嗣,巩固大魏根基。美若天仙的女帝在魏武王耳旁轻语道:皇叔,帮帮朕可好????......
三月渭城
惜芳时
惜芳时
关于惜芳时:作为冷宫里的公主,楚心从小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便要靠自己去算计,只是人这一生总有累的时候,尤其是在绝望过后寻到一处暖阳而又被毁灭之时。…楚心:你可以算计任何人,但千万不要也算计我。萧止:任何人都是我手里的棋子,但你是我的整颗心。…一场有意的错嫁让这些承诺落了空,楚心明白自己终究也成了一颗牺牲的棋子,那一刻所有的承诺誓言通通便不做数,她绝不原谅。数年后萧止盯着那宫殿处燃起的熊熊大火,双目
芋圆奶茶
我不叫谢石头
我不叫谢石头
关于我不叫谢石头:程序猿谢石意外穿越到魏晋时期,竟然偶遇了竹林七贤?!只对历史有一点的了解的他,该怎么应对自如?开始他荒诞的穿越之旅!
欧阳安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关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贾珏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贾家庶子同辈。他借助系统,凭借现代知识与过人智慧,在异族扣关时活捉单于,回朝掌握兵权。贾府之中,他收服诸多原着女子。贾珏一路改革创新,以理性、机智、心狠手辣的手段向着目标进发,开疆拓土。他在这个红楼时期的世界里,凭借各种金手指,开启一段强爽之旅。
书山有路秦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