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说:“你把土弄的湿润,然后叠成这样,就可以了。”说着,他用小手给墨玥示范着动作。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村庄被一层淡淡的暮色所笼罩。罗云站在家门口,双手拢在嘴边,大声喊着墨玥的名字:“墨玥——墨玥——回家吃饭啦!”那声音在空旷的村子里回荡着。
墨玥听到了母亲的呼喊,连忙对徐阶说道:“我要回去了,我娘在喊我。”说完,便匆匆忙忙地往家的方向跑去。
不一会儿,罗云就看着一身脏兮兮的墨玥回来了。只见她的小脸蛋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上也到处是泥印子,头发更是乱蓬蓬的。罗云无奈地摇了摇头,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你这丫头,出去疯玩一趟,弄得跟个小花猫似的。”墨玥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笑嘻嘻地扑进了罗云的怀里。
墨染吃着饭,嘴里还嚼着饭菜,看着墨玥那脏兮兮却满是兴奋的模样,笑着说:“你这是去哪儿玩了?瞧你这一身脏的。”
墨玥咽下嘴里的食物,迫不及待地说:“我认识了一个小孩,徐阶。”
墨染点了点头说:“喔,徐达家的孩子。”
墨玥睁大眼睛,惊奇地说:“你也知道啊。”
墨染说:“当然了。徐达跟爹也算熟悉,他家孩子爹自然是知道的。”
墨大爷没有说话,只是闷头吃着饭。回想起墨玥刚出生知道是女孩时,他心里确实不太开心,那时候还忍不住嘀咕了几句。
可如今,看着墨玥一天天长大,出落得越发水灵,在村里走到哪儿都招人喜欢,旁人见了都羡慕他有这么个乖巧可爱的孙女。想到这儿,他那颗原本有些固执的心也渐渐软了下来,又觉得有点自豪了。
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和偶尔看向墨玥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慈爱目光,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内心态度的转变。
墨染说:“爹外地去经商了,墨玥要不要一起去?”他一脸期待地看着墨玥。
墨玥睁大眼睛,满是惊喜和难以置信,说:“我吗?我也去吗?”
墨染微笑着,耐心地说道:“你要是想跟着爷爷奶奶在这,也可以,但是娘也会一起去喔。”
墨玥歪着小脑袋,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道:“那我要去,我要和爹娘在一起!”
墨染笑着摸了摸墨玥的头,说:“好,那咱们一家人一起去。”
一家人开始为出行做准备,墨玥兴奋地帮着收拾自己的小包裹,装了些心爱的玩具和小衣服。
出发的那天,墨玥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到了目的地,墨玥看到了与家乡完全不同的景象,繁华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各式各样新奇的玩意儿。
经过这几年的积攒,墨染在京都开了一家茶叶店。这茶叶店虽不大,却布置得典雅精致。门口挂着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店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茶叶,茶香四溢。
墨染每日精心打理着店铺,招呼着来来往往的客人。罗云则在店后帮忙操持家务,照顾着墨玥的生活起居。墨玥也一天天长大,出落得越发乖巧懂事。
这一日,店里来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客人。他在店内转了一圈,对墨染的茶叶赞不绝口,当场便下了一笔大订单。墨染欣喜不已,这一笔生意让他的茶叶店在京都声名鹊起,生意愈发红火。
后面墨染才知道,是京都的官员,礼部侍郎姜则,因为这份生意稳定,墨染才敢把墨玥也接到身边来。
墨玥来到京都后,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常常在店铺后面的小院里玩耍,有时也会跟着墨染学习辨认茶叶。
很快墨玥六岁了,愈发的伶俐可爱。墨染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女儿,觉得或许是该让孩子认字了,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习。于是,他便从家乡请了一位颇有才学的秀才,过来教导墨玥。
这位秀才姓周,名启文,是家乡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他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睿智和温和,身着一袭青衫,举止文雅。
周秀才来到墨府后,墨染亲自将他迎进书房,为他安排好了一切。墨玥初见周秀才,还有些怯生生的,但周秀才亲切的笑容和温和的话语很快让她消除了紧张。
从那一天起,墨玥便在周秀才的教导下,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涯,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属于她的未来。
周秀才正是那个让墨土村有名的周末生的远房表亲。周末生在墨土村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考上功名,当了镇长,勤劳能干,为人正直善良,在村里备受敬重。
周秀才虽身为他的远房表亲,却没有周末生那般的豪爽与直爽。他身形消瘦,带着几分文人的书卷气,平日里总是一袭长衫,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
尽管两人性格迥异,亲缘关系也有些疏远,但周末生的好名声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周秀才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让人对他多了几分好奇与期待。
墨玥隐隐觉得,周秀才让她有些眼熟,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她眨巴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努力在记忆中搜寻着相关的片段,却始终无果。后面又觉得,或许是他长得面善吧。
于是,墨玥便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将心思都放在了周秀才的教导上。她乖乖地坐在书桌前,小手握着毛笔,认真地跟着周秀才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周秀才那温和耐心的声音在书房里回荡,墨玥也学得格外用心,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已经完全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