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第209章 我也被吓得不轻!

“可不是嘛,我也被吓得不轻!”

“总之,只要平草原这事不是他干的就好,万一真是他,咱们的压力又要加重一层了!!!”

“何止,估计那些武将们也得压力山大。”

藩王们又恢复了谈笑风生。

但也有不少藩王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平定草原叛乱的不是朱桂,那他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朱棣要挨老朱的教训呢???

朱桂既然能知道朱棣要挨揍,很可能也知道朱棣冒领了军功。

可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藩王们心中疑惑。

但想不出答案,索性也不去费那个脑筋了。

燕王朱棣的居所内。

这些日子,陶光啸一直贴身照料着朱棣。

寸步不离,夜以继日。

加上老朱本就没打算下狠手。

只是让朱棣受点皮肉之苦,长长记性。

于是,朱棣悠悠醒转过来。

“殿下。”

陶光啸见朱棣睁开了眼,连忙唤道。

朱棣躺在床上,没有起身。

他转头看了看陶光啸,又望向窗外。

“这些天外头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朱棣声音微弱地问。

陶光啸闻言,嘴角抽动了一下。

要说这些天最大的事,莫过于燕王冒领军功了。

虽然朱元璋只是教训了朱棣一顿,没正式下旨谴责。

因为老朱考虑到事已宣扬出去,加上朱棣身份特殊,是朱家皇室成员。

公开谴责朱棣冒领军功,

等于公开扇朱棣耳光,

也是扇老朱自己的耳光。

所以老朱只能冷处理,尽量不再提朱棣平草原叛乱的事。

没想到燕王府这边出了岔子,消息还是传到了应天府。

一时间,

朱棣冒领军功成了应天府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想到这儿,陶光啸说:

“殿下,咱们燕王府现在是应天府最热的话题了。”

一听这话,

朱棣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抽了抽。

真是坏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

自己在顺天府勤勉执政,也没成过应天府的热门。

结果这糗事,倒让大家议论纷纷了!

“事已至此,就这样吧。”

燕王朱棣长叹一口气。

接着,他认真地看着陶光啸,说:

“这次又是你自作主张,加上上次擅自派遣细作,你的擅自行动已经让我受了两次惩罚了。”

陶光啸一时语塞。

朱棣说的是实话。

之前陶光啸暗中给大同府派细作的事被朱桂察觉,

朱桂连同其他十位藩王一起,让老朱下了处罚令。

朱棣也在其列。

如今,陶光啸又自作主张揽功,干出冒领军功这等大逆不道的事,

立刻就被老朱发现了。

于是就有了朱棣被狠揍一顿的后果。

“属下再也不敢了!”

陶光啸扑通一声跪下,满脸愧疚地说。

朱棣微微点头。

他想,事不过三,如果陶光啸再这样自作主张,

无论如何都要请他离开燕王府了。

“对了,你查清楚父皇是怎么这么快知道冒领军功的事了吗?”

朱棣心中琢磨起老朱那边的情况,不禁好奇地问了起来。

在他看来,陶光啸这假冒军功的把戏确实粗陋,早晚得露馅儿。

可让他意外的是,老朱这么快就察觉了!!!

“确切的消息还没查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关于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魏皇帝常年勤政,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女帝年幼,且朝廷局势愈发动荡,皇帝遂命魏武王返京辅政。软萌可爱的女帝向魏武王撒娇道:皇叔,帮帮朕可好?好吧。.....十年后,众朝臣进谏,让女帝繁衍后嗣,巩固大魏根基。美若天仙的女帝在魏武王耳旁轻语道:皇叔,帮帮朕可好????......
三月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