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看完乔敏,高歌又去看望刘叔叔和蔡阿姨。大家都好了,逝去的人也应该在欣慰中安息,凉爽的秋风仿佛传递着来自天国的欣喜。
回聚义村路上,贺军谈起陈婷的近况。
“高歌,陈婷的女儿彤云去英国了,她这段时间忘我工作也是为了减缓思女之痛,她一直想要女儿回国,可他前夫坚决不同意,彤云也不想回来。看她每天魂不守舍的样子真是心疼,不知该怎样才能让她有所好转。其实她内心也是很苦的,我俩还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苦鸳鸯一对。表面看似光鲜,内在却是各有各的难以愈合的苦与痛。高歌,我该怎么办啊?我好担心她的。”
高歌哪会不理解陈婷呢?正是因为她思女成疾,才将小可爱付小燕、小何与小凌当成女儿对待。现在女儿彤云去了英国,她这个做母亲的岂能放心?还是找个时间与她谈谈吧。
离别前夜,需要陪伴谢兰芝母女。任珍已知道爸爸接受了妈妈,感觉这个家充满了温馨,宛如爸爸依然存在。她默默祝福着妈妈,怀念逝去的爸爸,倍加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再过两年就要搬去新聚义村,未来的家就是一个大大的四合院,去看爸爸或是爸爸回家也只有两百多公里,不到三小时就能见到彼此。
金逹英杰学校越来越完善,现已成为明东镇一大景观,也是最漂亮的地方。孩子们在高恒的带领下,走向各自班级办理报名手续,从今天开始,读初二的高恒就是老大了。岳母和坚持同来的谢兰芝随即去了学校住房,高歌牵着外甥女英英走向校门外。
学校对面新建的宾馆和餐厅已经开业,偌大的前坪自然形成了一个中巴车停靠站和停车场,开学前两天是非常的热闹,太多的家长因送儿女返校和陪伴几天,导致宾馆爆满,四周的小型宾馆和餐馆也是人满为患,仿佛这里才是明东镇的闹市区。
学校不再有念祖、山梅、山娃和咚咚在此读书了,高歌既有一种欣慰又有一种浓浓的失落。回想离别那天对留下的三个孩子叮嘱完,山梅扑在他怀里哭喊:爸爸,我不想离开您!高歌的心就如同刀割,想必她现在应该适应了吧。都是做父母的,自然也是更加理解陈婷内心的剧痛。
“董事长,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不知何时,校长唐红来到身旁看着他微笑问。对这位曾经师大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又是留校讲师的她,高歌一直是报以尊重和欣赏。他完全肯定,金达英杰学校的未来只会愈发超越同行。
“我是在欣赏。不错嘛,学校越来越漂亮了。”高歌用微笑极力掩饰着伤感。
“哟,她就是你电话中说的英英吧,应该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幸亏你的电话及时,要不然她只能成为二年级特殊增加的一位学生了。”唐红手抚英英的头庆幸道。
“唉,我现在都烦死了,去年学校一本上线率是12%,今年竟然上升到28%。这下可好,别说几个邻市,就是省城的人都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到我们这,新生入学考试才结束。我可不管什么条子和关系,只看成绩和综合考评择优录取,每个班决不许超过七七四十九人。现在学校的老师都是信心十足,昨晚开学前教师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今后的金逹英杰学校一本上线率绝对能达到50%以上,因为他们有这个能力。”此时的唐红是满脸的自豪感。
高歌不置可否,对学校能如此快速提升认为是理所当然,仅仅提醒说:“唐校长,金逹英杰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和自强自立,可不能单一注重高考上线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