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在清朝

第85章 西安的城墙依旧坚固

征服者征大人的豪华马车一路西行,经过了潼关的喧嚣和田野的宁静,终于在一个清晨抵达了西安府。这座曾经的帝国都城,仍然保留着昔日的辉煌与沉淀。西安,作为大明大清的古都,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依旧屹立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承载着无数历史的风云与文化的积淀。征大人站在车厢内,透过窗户望向这座城市的景象,心中浮现的是古代帝国的壮丽与沧桑。虽然它已不再是国都,但作为西北的重镇,西安依然是关中平原的核心所在,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历史遗产。

西安的城墙依旧坚固,巍峨的城门大开,古老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现代化的街道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马车驶入城内,街道两旁的商铺琳琅满目,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商贩们在叫卖着各种特产,气氛热烈而繁忙。征大人不禁为之感叹,西安依然充满着无尽的生命力。

这里的街道比其他地方更加宽敞,且布局合理。无论是南门、西门还是北门,各自都有着清晰的分区和繁忙的商业活动。经过街头,他看到成群结队的书生在书摊前驻足,翻看着古籍和当时流行的文学作品。而在街角的茶馆里,商人和官员们正在议论着最新的政令和商贸动向。征大人细细观察着这些景象,不禁思考,西安作为一座千年古城,虽然不再是京城,却依然是一个文化与经济并重的重镇,许多知识分子和商贾都将这里视作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中心。

走过几个巷道后,征大人看到了一座气派的书院,建筑雄伟,院中绿树成荫,书声朗朗。他从窗外看到,院内的学生们正在认真听讲,教授们则在讲解经典的儒学经文。这里的学术气氛异常浓厚,与外面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征大人不禁心生敬意,西安依然保留着儒家思想的精髓,学术氛围得天独厚,教育事业根基深厚。虽然这些书院大多面向社会精英,但这种传统的文化气息却渗透到了每一个百姓的生活之中。这一点,令征大人感到欣慰,也让他更加确信自己此行的意义——走遍大清国,推动教育与民生的发展,正是为这片广袤土地上的百姓带来希望。

继续行进,西安的市区逐渐开阔起来。征大人看到了大街上流动的队伍,各式各样的人群汇聚在一起,行人、车马、商队交织成一片热闹的场面。每个人的面孔上都有着忙碌与匆促的神色,似乎大家都在为着某个目标奋斗着。征大人从车内望出去,看到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座古城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活力,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让这座城市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时代的潮流气息。

然而,西安的另一面,也在征大人眼中清晰可见。马车驶过的道路两旁,一些贫民区的景象让人不禁沉默。街头巷尾,贫苦的百姓们在泥泞的地面上艰难地行走。市井的嘈杂声中夹杂着一些哀叹,空气里弥漫着不安的气息。那些无法负担高额税赋的百姓,仍在勉强维持生计,他们的衣衫褴褛,面容疲惫,显然并没有享受到这座城市繁荣的红利。

征大人不禁深思,西安虽有富庶之象,但贫富差距的悬殊亦让这座城市显得更加沉重。想起康熙帝对他寄予的希望,征大人心中不由得涌上一股责任感。他决心利用这次机会,了解民众的疾苦,探讨如何通过改革教育与社会制度,改善百姓的生活。毕竟,只有让社会的底层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国家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西安的几日停留中,征大人决定拜访一位当地的学者,这位学者名叫李文斌,是一位年约五十的儒生,学识渊博,深受西安士人尊敬。李文斌先生的书斋位于西安城的西北角,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院内绿竹成荫,环境宁静。征大人到达时,李文斌正在院子里读书,见到征大人,他起身迎接,态度恭敬。两人一见如故,便开始了长时间的对话。

“征大人,我听闻您此行是为考察民情民意,推动教育改革,真是为民造福之举。”李文斌先生说道,眼中透露出敬佩的光芒。

征大人微微一笑,点头道:“李先生过奖了。只是此次行程,实在是让我感受到,虽然大清国在某些方面有了进步,但我们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教育,虽然西安的学术氛围浓厚,但更多的乡村地区却依然存在着缺乏教育资源的问题。”

李文斌听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您说得对。西安虽好,但周边的乡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学堂稀缺,很多孩子都无法读书。现如今,社会浮躁,许多人追求商业利益,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若要真正改变这一现状,恐怕得从根本上进行调整。”

征大人点点头,心中暗自记下李文斌的话。两人继续讨论如何改进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教育制度,如何通过文化的力量唤起百姓的自觉。他深知,教育是社会变革的基石,唯有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而这不仅仅是西安的责任,也是大清国所有地区共同的责任。

在西安停留的几天里,征大人的心情也渐渐沉淀下来。他感受到这座古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但也深刻意识到,西安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产,更是一座需要变革与发展的城市。正如他所看到的那样,繁荣的背后,依然有不少隐匿的困难和问题。回望大清国的未来,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这趟行程,不仅仅是一次考察,而是一个改变国家未来的起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关于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实习中医凌轩,被同事灌醉后穿越隋末,喜提人生大礼包:一顶绿帽(划掉)一顶太医孙子的假发,外加买一送一的前朝公主老婆!新婚夜,新娘叶紫烟美得雌雄难辨,舌尖卷走一滴心头血:每月一杯夫君血,保我紫凰式神不灭,这买卖划算吧?回门宴喜酒还没喝上,遭宇文家灰鹞子捅腰子,连新婚大礼虬髯客送的那条蛇,都是前朝太医埋下的定时炸弹!舅舅让他当世子,许诺金山银山,没成想天天背锅。身负灵蛇
三涧
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
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
关于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赵轩魂穿大盛,成皇帝最废柴的纨绔三皇子。开局被两位皇兄构陷,睡了和亲的敌国公主,面临入赘草原的奇耻大辱!但下一秒,他便当着满朝文武,将脏水变泼天功劳!再用一首诗怼得两位皇兄无地自容!被封凉州王,发配苦寒边疆?所有人都等着看赵轩笑话。可他们不知道,这鸟不拉屎的凉州,在赵轩眼里遍地是宝!你们忙着宫斗?我忙着练兵、开矿、搞军火!你们还在为草原蛮夷头疼?我反手就把他们打成了狗
一枚老卤蛋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关于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重生为地主家的傻儿子,还有了一个好羞耻的名字朱大壮。是躺平享受生活,还是奋斗搞搞事情?嗯,还是多种地、多修路,多生孩子、多养猪比较好……啥?古代地主家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吗?啊呸!住手!放开那个小娘子,让俺朱大壮来告诉你什么叫欺男霸女、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卑鄙无耻!
我在淄博吃烧烤
大明第一墙头草
大明第一墙头草
关于大明第一墙头草:正接受精神病治疗的白榆睁开眼后,发现自己人在嘉靖三十九年。虽然家在京城,父亲也端着锦衣卫军户的铁饭碗,可一年吃不上一顿肉!对贫困忍无可忍的白瑜,决定下场考科举!只是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大明朝堂最大的墙头草。但……国朝十来年更换五个首辅,六个司礼监掌印,以及三任皇帝。这本来就是历史事实,关我白瑜什么事?!
随轻风去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关于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父皇的江山是在玄武门杀出来的!好!那孤的太子之位,也当如此!太极殿上,他扔掉了所有的伪装,向整个大唐发出了最狂的宣言:废物才顺位继承,是男人,就来玄武门碰一碰!从这一刻起,历史,换了个写法!他,是现代的特种兵,丛林法则的信奉者,却一睁眼,成了大唐最憋屈的太子——李承乾。一个瘸子太子,一个被父皇厌弃的储君,一个注定要被亲弟弟拉下马,最终流放至死的历史悲剧。等待?就是等死
崔山口